西北大学出版社是我国西部地区成立较早的全国重点综合大学出版社,建社以来,坚持“立足高等教育,为教学科研服务;面向社会,为文化建设和改革发展服务”的办社宗旨,以传承文化、繁荣学术为己任,出版大中专教材、学术著作和科普读物5000余种,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200余种次。
为祖国和历史做传
英国作家史美尔斯曾说过:“好书具有不朽的能力,它是人类活动最丰硕、最长久的果实。”作为出版人,多出版能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动并产生共鸣的精品图书,是我的使命和天职。
全民阅读自2006年开展以来,全社会日益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2017年,西安市把“促进全民阅读,打造书香之城”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部署。2018年,“书店之城”的当选,让西安离“书香之城”又近了一步。2019年,书博会阔别21年后再次来到西安,真诚祝愿古城借着书博会的东风,建设好“书香之城”,为人们提供更好的阅读氛围,为读书提供更多的便利。真正地让书香熏染人生,形成全民阅读的新风尚。
长期以来,西北大学出版社秉承“立足高等教育、为教学科研服务,面向社会、为文化建设和改革发展服务”的办社宗旨,坚持教育出版与学术出版并重,以教材带动学术,以学术促进教材,按照确立的“小而专,有特色”发展目标,走“专、精、特”的路子,最终形成以“教育出版与专业出版相结合、思想学术与历史文化为特色”的出版结构,努力做到在思想学术领域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产生较强的社会影响力。
多年来,西北大学出版社遵循“不忘本来、借鉴外来、面向未来”的出版理念,出版的《关学文库》《宋明理学史》《史记研究集成·十二本纪》等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海外中国研究书系·日本学人唐代文史研究八人集》《精神译丛》为构建融通中外话语体系提供了知识借鉴。而在面向未来方面,正在实施的《丝绸之路文明史》(8卷)、《秦史与秦文化研究丛书》(13卷),体现了西北大学出版社服务国家战略,为文化自信与文明发展提供历史借鉴的担当意识。
踏遍青山挖掘陕西本土文化宝藏 近年来,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关学文库》(40种47册)、《话说陕西》(8卷)、《藏着的关中》(3册)、《风雨沧桑九百年:图说西安碑林》(3册)、《西北联大与现代文明》(4册)、《陕西古塔全编》(2册)、《秦岭书系》(4册)等一批展示陕西人文历史及地域文化的图书。
在“秦岭书系”之一,《神秀终南:秦岭北麓72峪撷胜》黑白版出版之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也收到不少读者提议:想看彩图版。于是,出版社决定补充相关内容,再出彩图版。社长马来和作者利用一年多的周末休息时间,几乎走遍了秦岭的72个峪,拍摄了秦岭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照片,通过走访、实地考察,探究深藏于秦岭中的神秘故事所包含的自然人文与历史,为读者打造一部色彩斑斓的秦岭故事。
献礼书博会史学经典+思想学术前沿 在本届书博会上,西北大学出版社设置了两个展位,着重展示新近出版的国家和陕西重点图书出版项目:其中包括记录陕西三代《史记》学人20余年奋力以为的重要成果———《史记研究集成·十二本纪》;反映日本汉学界最新研究成果,为中国读者提供“海外看中国”视角的中日合作出版项目———《海外中国研究书系·日本学人唐代文史研究八人集》;以及反映当代世界思想学术前沿的《精神译丛》系列之阿尔都塞经典著作———《论再生产》等精品图书。
7月28日10:30,将在曲江国际会议中心203室举办《海外中国研究书系·日本学人唐代文史研究八人集》学术研讨暨新书发布会,届时将邀请日本著名汉学家松原朗、金子修一、妹尾达彦等出席活动,共同促进唐代文史研究不断深入。
文化艺术报记者 倪尧
西北大学出版社社长兼执行董事马来,1984年进入出版行业从事出版工作,从业35年来,强调出版人的职业追求,在编辑出版实践中不断提升出版理念与价值遵循,不断深化对专业出版的认识。兼任陕西司马迁研究会副会长,第八届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副理事长,陕西出版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寄语书博会 英国作家史美尔斯曾说过:“好书具有不朽的能力,它是人类活动最丰硕、最长久的果实。”作为出版人,多出版能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动并产生共鸣的精品图书,是我的使命和天职。
全民阅读自2006年开展以来,全社会日益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2017年,西安市把“促进全民阅读,打造书香之城”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部署。2018年,“书店之城”的当选,让西安离“书香之城”又近了一步。2019年,书博会阔别21年后再次来到西安,真诚祝愿古城借着书博会的东风,建设好“书香之城”,为人们提供更好的阅读氛围,为读书提供更多的便利。真正地让书香熏染人生,形成全民阅读的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