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T06版
发布日期:2019年07月26日
《赵记老局与关中木版图画———陕西民间美术田野调查新收获》
《赵记老局与关中木版图画———陕西民间美术田野调查新收获》
  内容简介:本书由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会众多专家联合执笔,在实地考察访问的基础上,运用人类学、图像学等方法,以田野调查为基础,为读者呈现出一部直观、深入、可读性强的学术著作。内容包括“赵记老局”的旧藏木版画样、画版雕工、世代传承,在关中的长安、渭南、蒲城、富平等地的技艺活动史,以及国内外对兴镇木版图画收藏情况等;此外,本书配合180幅新发掘的木版图画画样和雕版图片,并以大量第一手资料展开调查报告及艺术鉴赏。
  获奖:获2016年陕西省精品图书出版专项资金
  影响:《赵记老局与关中木版图画——陕西民间美术田野调查新收获》运用田野调查的方法,续写民间美术传承发展的根脉,是最大限度地综合,全面挖掘新材料、认识新材料的典范之作,其研究方法和书写角度将民间美术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理论水平。
  从上世纪60年代初起已经在蒲城绝迹的木版年画,在此次调查中取得重大突破,续写了民间美术研究、传承的新篇章。抢救濒临失传的民间美术样态是每一个民间美术工作者的责任之所在。尤其是在新时期,几位非遗工作者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扎根蒲城兴镇,进行细致、深入的调查研究,将断了的根续起来,从没有路的地方走出路,是开创性的成果,取得第一手珍贵的资料实属不易,将它出版不仅是对蒲城木版画的历史梳理与学术总结,也是将学术研究的独创性和延续性以一种全面、深入的手法呈献给研究者,以期对民间美术的研究提供一种范式和新时期的学术样态。
  本书是一部推动我们对关中乃至全省传统民间木版图画文化遗产的深入挖掘和抢救性的学术研究,对深入第一线,接地气的学风的创建与推崇是有极大意义的。
  作者简介: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会是由一批专家、学者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自发组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为内容的社会团体,2008年正式成立于西安美术学院。陕西省级专门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团体,该研究会成员多由各高校老师和高校相关专业学生以及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者组成。
  王宁宇,男,1945年9月出生于西安,祖籍河南省孟津县。西安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美术史论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会理事长、(纽约)中国现代艺术学会学术委员、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评审委员会委员。
  学术活动涉及美术评论、古代绘画史、民族民间艺术及文化人类学研究等领域。主要著作:《母亲的花儿——陕西乡俗刺绣艺术的历史追寻》《拥抱尴尬——王宁宇文集(卷一)当代美术评论篇》《美之心——【日】河北名伦美术论选》(译著)、《雕塑艺术欣赏——人与雕塑》《中国西部民间美术论——根性文化与文化生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