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2019年07月15日
去贾平凹文学艺术馆看算盘展
去贾平凹文学艺术馆看算盘展
  文化艺术报讯(记者 梁飞燕) “五湖四海盘中算,三教九流珠上忙。八方天地经营手,六六无穷今古章。”珠算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算盘作为计算工具,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年。7月14日,由西安市收藏协会和贾平凹文学艺术馆主办的李明信先生算盘展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贾平凹文学艺术馆开幕。
  此次展览展出了86岁高龄的李明信先生毕生收藏的各类算盘110多架(把),展品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在陕西省尚属首次。展品中,既有黄花梨、花梨木、红酸枝、水曲柳等高档材质,又有各类玉石、牛角和铜制品;既有42档大型红木算盘、钢制如意算盘、红木方形横竖算盘、青铜珐琅如意算盘等,又有上二下五珠、上一下四珠、上四下五特型算盘等。展品形状各异、材质精良、稀有罕见,令人赏心悦目。
  此外,还展出了《中华珠算》《宣统教授书》《珠算科技知识》《世界珠算通典》等宝贵的资料书籍。通过大量的实物展示,回顾了算盘和珠算的发展历史。
  “新中国成立以后,咱们国家的氢弹导弹、卫星上天,都是算盘‘打’出来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算盘逐渐被计算器代替,而成为历史进程中的印记。”西安市收藏协会会长马新民说,李明信先生通过多年的辛勤收藏,把即将消失的印记保留下来,虽然它的使用让人们感到陌生而遥远,但算盘依旧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璀璨的科学文化瑰宝。
  开幕式后,秦砖汉瓦博物馆馆长任虎成、收藏家胡双印分别向李明信先生赠送书法作品、珠算藏书以示祝贺。据悉,本次展览展期15天,展至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