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60年代,裹挟着《祖孙四代》登上中国画坛的刘文西先生,持之以恒,一直用接近幸福的方式,勉励自己。虽然早已从西安美院的院长位置上退了下来,但刘文西依旧是我们谈论西安美院、陕西画坛以及新中国人物画时,绕不开的艺术家。
如果一个艺术家总是和某段历史“狭路相逢”,那么这位艺术家的存在,便必定在艺术史中具备了形态学的意义。在刘文西的形态学意义里,我看重的是60年代的刘文西以及他那堪为经典的《祖孙四代》。因为,刘文西那时的作品不但有着自己的血水,而且毫无此后的“沾光”成分,那是一种发自肺腑的纯粹!
刘文西的意义有很多,而真正被挖掘出来的并不太多。我个人以为他的影响90年代以前就完成了。他的伟大在于开创了一个时代;他的遗憾在于没有走出那个时代。他晚年一直把自己留给过去了的时代,而不是未来。不过,即便如此,我依旧要强调,刘文西是新中国美术史具备重要意义的艺术家。在新中国美术史,尤其是人物画的创作方面,他的影响超过了与其同时代的很多艺术家。他的创作值得我们付出所有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