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民办小升初面谈 “品德修养”零分背后的傲慢与偏见
西安民办小升初面谈 “品德修养”零分背后的傲慢与偏见
西安民办小升初面谈中惊现“品德修养”零分,将西安铁一中滨河学校乃至西安民办小升初政策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近日,在西安小升初面谈刚刚结束不久,一篇关于这次面谈的网文《西安小升初“面谈”开始裸奔?铁一中滨河学校说我娃“品德修养”为0》中称,面谈学生的“品德修养”竟被打了零分,孩子家长看到品德修养为零这几个刺眼的汉字时,哭了……
“品德修养”零分——感到耻辱——造成心理伤害,在公众的逻辑中,这无异于是对一个12岁孩子的道德宣判。零分的“品德修养”到底羞辱了谁?这样的质疑声不绝于耳。在舆论极速发酵,朋友圈群情激奋之后,一份来自西安铁一中滨河学校的情况说明才姗姗来迟。在这份《关于对网上质疑我校小升初面谈中“品德修养”话题有关情况的说明》中,该校称是根据面谈六个方面的要求来设定话题。其中,“品德修养”的分值只是对学生现场答题情况的评价,与学生日常品德修养和行为表现无关。在文末有一段堪称舆论应对范文的句式:“对我校因公布面谈结果存在方式简单的问题,我们深表歉意。我们将深刻反思,认真改进。”随后,该校执行校长刘亚蓉在回应媒体时称,经调取监控录像,品德修养得零分的学生均没有答题。
看似滴水不漏的说明中,其实是在避重就轻地顾左右而言他。公众的关注点固然在于“品德修养”得零分背后的考核机制,但更深层次的诉求在于追求教育的公平。从小升初摇号加面谈政策甫一推出,各方质疑声就从未间歇。面谈的问题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分数的考核是否有具体量化标准?零分成绩是否有后续复议程序?这些关键性的问题无一不落脚于“公平”二字。不难看出,西安铁一中滨河学校一份简单的“品德修养”零分背后,暗含着民办中学高高在上的傲慢与偏见:假如在面谈之前,校方悉心做好指导性的解释说明;假如在面谈之后,将面谈具体考核方式和标准明确告知家长,相信如今舆论汹涌的局面一定不会出现。至少,不会出现如此应对舆论的尴尬局面。选拔方式粗放,规范标准紊乱,行政监督缺失,西安民办小升初新政这个初生的婴儿,在刚刚发出了第一声啼哭时便需要面对扑面而来的雨恨云愁。可见,西安民办小升初新政的完善与发展,任重而道远。而公众对于这个新生婴儿注视的目光,或许应当在凌厉之余给予些许温情。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品德修养”得零分还未平息之时,“从小就学艺术,钢琴考了十级”的孩子面谈“艺术素养”一项只得了零分,涉事学校同样是西安铁一中滨河学校。想起了电影《让子弹飞》中姜文饰演的麻匪来到鹅城时拔枪怒射,酣畅淋漓地说明自己此行的来意:只办三件事,公平,公平,还是伊伊的公平!
希望西安铁一中滨河学校能够好好研究,认真研究,深刻研究这部电影,最起码在写下一封情况说明时能够文从字顺,有礼有节。 本报评论员(详细报道见A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