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2019年06月03日
陕西人民出版社开展主题党建活动
陕西人民出版社开展主题党建活动
  陕西人民出版社开展军企双拥共建主题党日暨图书捐赠活动。
  梁飞燕/摄

  近日,陕西人民出版社积极开展主题党建活动。
  军企双拥共建主题党日暨图书捐赠活动
  5月30日,陕西人民出版社联合武警陕西省总队商洛支队开展了军企双拥共建主题党日暨图书捐赠活动,现场向武警商洛支队官兵捐赠了500册图书,内容涵盖红色主题、政治、历史、军事、经济、科学、文化等方面。
  陕西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工会主席陈丽,工会副主席黄剑波,武警商洛支队政治工作处主任刘立冬,执勤一大队教导员周建平,陕西人民出版社机关党委、共青团委、工会委员会、党支部及职工代表,执勤一大队武警官兵共同参加此次活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及“全民阅读”,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指出:“要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自2014年起,“全民阅读”连续六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是在2017年,国务院出台的《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将全民阅读工作纳入了法治化轨道。
  为将全民阅读落到实处,陕西人民出版社了解到商洛武警官兵因部队图书阅览室书籍品种相对单一、版本陈旧、新书匮乏等缘故,能读到的新书较少、共享好书的机会不多的实际情况后,主动作为、积极对接,向全社干部职工发出捐赠图书倡议,得到积极响应,在较短时间内汇集了500册图书。
  在图书捐赠仪式上,武警商洛支队政治工作处主任刘立冬致辞时指出:“此次活动充分体现了陕西人民出版社对部队建设和武警官兵的关心与支持,全体官兵必须珍惜机会,深入结合主题党日教育,学好用好捐赠图书,把读书作为学习成才、献身使命、推进强军的一种责任,进一步充实思想、武装大脑,争做新时代‘四有’革命军人。”陕西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工会主席陈丽代表陕西人民出版社向武警商洛支队全体官兵致以诚挚的问候,她表示:“一直以来,广大武警官兵积极参与和支持地方建设,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为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今天来到商洛武警支队,也是同大家交流与学习的过程,学习你们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学习你们文明之师、威武之师的严明纪律,双拥共建、互学互鉴,从而更好地促进我们的出版工作。”
  图书捐赠仪式结束后,陕西人民出版社结合历年出版的系列红色主题图书,向武警官兵进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宣讲;同时以图书出版工作为出发点,结合“全民阅读、书香中国”与武警官兵一起分享读书的价值与意义。随后,军企双方共同开展了丰富多采的军民联谊活动。武警商洛支队政治工作处主任刘立冬向陕西人民出版社副社长陈丽赠送了题写着“心系军营送真情,书香满园育精兵”的锦旗。
  武警商洛支队执勤一大队教导员周建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次活动让我们感受到了地方各界对武警官兵学习生活的关心,主题宣讲与图书捐赠活动更切合了当前学习强国、理论强国的主旋律。战士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进行理论和知识的及时更新,陕西人民出版社有针对性地赠送图书,把最先进、最优秀的知识送进军营,这正是我们所急需的,非常感谢他们!”
  陕西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建社以来,始终遵循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出版方针,出版各类图书4万多种,行销图书40多亿册,数千种图书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国家级三大图书奖项均榜上有名。现已发展为具有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多种出版能力并经营中小学教材等业务的综合性出版单位。综合出版能力在全国排名第36位,社科类图书出版实力排名第12位;在第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中,陕西人民出版社位居“最受读者欢迎的出版社”第六名。近年来,陕西人民出版社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着力打造红色经典历史类图书品牌,策划出版了《梁家河》《延安赢天下》《铸魂——延安时期从严治党》《话说延安精神》《历史的节点》《中国动力》《陆战之魂》《红色档案——延安时期文献档案汇编》《西路军》《高岗传》等一大批红色读物系列,社会反响强烈,成为全国各大媒体关注的热点,其中数十种图书进入国际市场,被译成多种文字行销海外。
   百名党员看红色电影
  5月31日,陕西人民出版社机关党委组织一百余名党员干部在西安格莱美艺术电影城集中观看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周恩来回延安》和主旋律传记电影《音乐家》。观影之后,党员们交流分享了感受与收获。
  电影《周恩来回延安》根据陕西知名作家曹谷溪的电影文学剧本《周总理回延安》改编。以1973年6月身患重症的周恩来总理回到延安的历史事件为叙事中心,讲述了周恩来总理在延安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串联起延安人民、北京知青、周总理身边工作人员等人物群像,演绎了一代伟人对人民的深情牵挂,回顾了中国革命在延安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不少年轻党员说:这样的电影激励我们青年一代,时刻不忘为中华之崛起而不懈奋斗!
  随后党员们还观看了电影《音乐家》。提起冼星海,大多数人都听过他创作的《游击军歌》《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以及《黄河大合唱》,但他的生平事迹却少有人知。影片《音乐家》就描写了冼星海最后5年的人生历程。
  在社会风气日渐浮躁的当下,通过观看这样两部影片,让广大党员接受了一场精神洗礼。“重温峥嵘岁月,是为了辨析历史的脚印,也是为了寻找力量的源头、明确方向,并从中汲取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为实现‘中国梦’贡献我们自己的力量。”
  文化艺术报记者 梁飞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