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2019年05月24日
西安报刊亭哪去了?市民买报刊何时不再难
西安报刊亭哪去了?市民买报刊何时不再难
  西安纺织城新医路报刊摊
  张师傅与他近30年的“老朋友”
  西安兴庆路报刊亭老板李淑荣
  2019年4月,遍布西安市大街小巷的331家报刊亭限期一个月之内全部拆除,在反对和支持的争议声中,城市的街头一景成了人们留在记忆中的片段。报刊亭虽然已经拆除了,但舆论界关于报刊亭到底应该拆除还是升级的争论并未平息,只不过与一月以前相比,人们口中的“报刊亭”这三个字某种程度上已经蒙上了怀旧的色彩。
  报刊亭,是都市文化的触须,还是城市发展的牛皮癣?

  灞桥区纺织城报刊亭:维系老街坊情感的驿站
  “老板,拿份报纸!”“今天来得挺早呵!”每天早晨,伴随着嘈杂的“清晨交响曲”,在西安市灞桥区纺织城新医路上的纺建书屋里,50岁的张师傅与来买报纸的街坊们热情地寒暄着,这场面成为了整条街上的一道风景。
  张师傅从1993年就开始从事报刊售卖工作,那时他还是一个23岁朝气蓬勃的小伙子,这一行一干就是近30年。起初,他在附近十字路口的报刊亭卖报刊,后来因为报刊亭占道经营被拆除,他就在附近租了一间门面继续干老本行。大约在十几年前,纺织城有三家报刊亭,后来都因为占道经营,陆续被撤掉了。如今,整个东郊,只剩下这一处售卖报刊的地方——从万寿路开始,一直到最东边的洪庆,基本上都没有报刊亭了。
  “在这里住了很多年的老住户们对这个报刊摊都有感情,老年人对我说,这摊子不能撤啊。可是年轻人现在买报纸的很少,报刊摊的经营也是每况愈下。周边很多老住户搬走之后,还会经常回来买份报纸唠几句嗑,我这个摊子有他们过往的回忆。”在张师傅的记忆中,1998年左右,《证券报》的火热场面他记忆犹新:星期五收市之后,周末两摞就卖光了。那时候电脑还不普及,人们看信息主要是从报纸上看。2002年世界杯,《体坛周报》火得一塌糊涂,但现在一周来三期报纸,都不一定能卖完。发现报刊亭生意断崖式下滑是在2016年的夏天,过完暑假,报刊一下子卖不动了。张师傅的经营时间是最好的一个例证:以前经营时间是早上7点到晚上11点,现在早晨8点开业,晚上9点就早早收摊了。
  一个小小的报刊亭,成为了维系老街坊的情感驿站。来张师傅这里买报刊的常客经常会指着斑驳破旧的报刊摊对孩子说:“爸爸妈妈从小就在这里买报刊看,现在也给你来这儿买。”情怀与现实却似乎水火不容。张师傅自己也打算在合适的时候将报刊摊转出去,另谋一个安稳的差事。
  那么,报刊亭的命运该何去何从?张师傅说:“报刊亭不带饮料的话,很难经营下去,甚至有的索性以卖饮料为主要业务。但对比来说,西安现在大书城很多,补贴力度也很大,一定程度上也就挤压了小报刊亭的生存空间。这是一个城市的窗口,也应该有一些租房补贴。如果多给一些扶持政策,合理规划地方,报刊亭还能继续生存下去,还有一定的生命力,要不然就只能面临消亡的命运。” 

  兴庆路报刊亭:拆除后,店主坚持为订户代购报刊
  在西安市兴庆路西安交大旁边,一个只有2个平方的报刊亭里,李淑荣已经苦苦坚守了30年。1958年,她从河南来到西安进入邮局系统工作。1991年退休后,机缘凑巧,从别人手里接过了这个报刊亭。李淑荣接手后也并不为挣多少钱,只是刚退休闲不住,找个小事情做做而已。没想到,这个小事情一做就将近30年——相当于又参加了一回工作。那时候,报刊是大众主流信息渠道和文化载体,摊位前总会围着一圈人。李淑荣老太太的报刊亭营业时间从早上7点到晚上6点。采访中,她感慨地说:“别看这报刊亭这么小,坚持下来可不容易。我每天5点半就得起床赶到东六路报刊零售公司门市部去进当天新到的报纸、杂志,不论刮风下雨,都不能误点,去迟了,卖得好的畅销书报就抢不到手了。这不光是生意上的竞争,还是一份责任。比如有的老师和学生每期都在这儿买《读者文摘》《体坛周报》这些热门报刊,你偷懒突然有一期没进上货,就是失信于人,给别人增添了麻烦……”
  李淑荣的书报亭在2010年以前效益一直不错,差不多每天都可进账八九百。2010年以后,随着信息交流和文化传播载体的变化,她的营业额急剧下滑。为了维持生意,李淑荣也代销了一些与报刊沾点边的儿童玩具、学习用品。她说:“要不然就包不住本。”李老太今年已经83岁了,身体依然硬朗。从经营报刊亭到受托订购报刊,报刊亭被拆除的时候,李老太太虽然很无奈,但也很开通:时代进步了嘛……报刊亭虽然拆除了,但她心头的责任并没有因此而卸下。在近30年的报刊经营过程中,李老太与许多老读者建立起牢固的委托关系,有几十位老读者长年在她这里订购《新华文摘》《围棋天地》《国家地理》等报刊。她说:“报刊亭拆除了,但别人对咱的信任和咱对别人的承诺没有‘拆除’。”她随身带的包里还有一份四五十人的订阅清单,如今,她依然定期给这些订户代购报刊。在这份订购清单中,有一位就是西安交大原校长蒋德明老先生。从报纸上看到李淑荣和报刊亭的故事后,得知她在报刊亭拆除后,继续为订户代购报刊,蒋德明在病床上给李老太写了一封信,信里写道:“你办报亭,不仅仅看作是谋生的工具,更重要的是看作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人民服务的平台,因此工作越做越好,这是我要向你学习的。祝你身体健康,把‘书报亭’办到100岁,创造一个世界纪录。”
 
  文化工作者:都市文化的触须只能扩张,不应萎缩
  纺织城张师傅的思考,文艺工作者覃老师也深思熟虑无数次。覃老师的工作经常要与文字打交道,因为职业原因,要经常阅读多种报刊,但是全部订阅又不太现实,所以只能自己去报刊亭购买。在她看来,报刊亭和旧书摊不应该成为一座城市的附庸,而是应当作为城市肌体的一部分。“报刊亭和旧书摊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对于西安这样一座古城来说,更是具有城市文化的意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应该让它们成为古城氛围的一部分,不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而是能够体面地生存在我们的城市之中,我们的生活之中。”
  街头报刊亭曾是都市街头一景,也是生活在城市人群的温暖记忆,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公众的阅读习惯逐渐转变,报刊亭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生存危机,兼营饮料和小食品等成为其寻找的另一生存手段。读书看报,购买纸质刊物,一直是作家李子白多年养成的阅读习惯。遇到好的文章,他会用剪刀剪下来,粘贴成册或放在固定的地方,方便随时翻阅。面对近期城市街道上报刊亭被拆,他直言自己的感情比较复杂:“对于六七十年代甚至更早一些出生的读书人而言,学校之外,图书馆、书店、阅览室、报刊亭是他们呆得较多的地方。那里留存着他们成长的记忆。现在,无论是什么样的理由——为街道整洁、统一风格,还是别的什么,文化都应该受到呵护。”
  在李子白的眼中,报刊亭是都市中街面上的文化标识,如同戈壁滩里的绿洲,在目前文娱生活多元,互联网逐步坐大,而传统纸媒日渐式微的当下,报刊亭零售作为传统纸媒发行的补充,其实少有利润,艰难生存,有的甚至依凭经营饮料和小食品维系,所以我们应多一份体恤。“当然,城市改建、街道美化是发展的必须,自有其道理。但应在改建、美化的同时,考虑报刊亭的迁移或升级,扶持与保护,而不是一拆了之,让其彻底消失。如果是这样,对传统纸媒业无疑是雪上加霜。所以,我个人认为,在拆除报刊亭的同时应该统筹考虑。都市中文化的触须只能扩张,不应萎缩。”
 
  西安市城管局:对亭身进行整体提升更换数量只减不增
  记者了解到,此前西安市街头的报刊亭面积为3.52平方米,其中的经营者以下岗、失业、进城务工人员等社会群体为主。报刊亭被拆除,这些人员是否也意味着在短时间内面临着失业的危险呢?
  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致电陕西省邮政管理局,普遍服务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拆除报刊亭一事以及随后是否会新建报刊亭,这些事项并不归他们管理,而是由陕西省邮政公司具体管理。随后,按照陕西省邮政管理局普遍服务处提供的电话,记者致电陕西省邮政公司,该公司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称,关于报刊亭的具体业务并不是陕西省邮政公司的行为,而是由地方政府具体负责拆除,至于随后是否会兴建新的报刊亭、何时会新建等问题,建议记者采访西安市相关地方政府。
  为探究报刊亭拆除一事的最终结果,记者查阅西安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官方网站,在该局于2019年3月19日发布的《西安市报刊亭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中,记者看到有这样的表述: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市城市家具整治提升工作方案>的通知》(市政办函〔2019〕39号)、《西安市城市家具整治手册》明确的报刊亭整治标准:
  一是经营范围。仅限于党报、合法报刊售卖与旅游宣传,坚决杜绝超范围经营;一经发现超范围经营,书报亭立即取缔。
  二是亭身更换。按照市规划局《西安市报刊亭导则及设计方案》要求,对亭身进行整体提升更换,更换费用由设置单位承担。
  三是布点原则。按照市规划局方案,将报刊亭布置在小区、公共绿地、广场等公共空间,设置于道路红线以外;严禁在景观大街、城市主干道设置;对不符合布点原则的进行调整,产生费用由设置单位承担。
  四是数量原则。已审批报刊亭的总数量只减不增,审批占道费、经营时限按政府规定执行。
  五是报刊亭必须由产权单位经营并按相关规定负责日常管理,不得转让;不得利用报刊亭从事任何经营性商业广告宣传。
  为此,记者致电西安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执法特服热线12342,得到回复是报刊亭目前归市政管理,可致电12345。12345回复:后期规划将建设店面营销模式,但具体时间和相关政策文件还未公布、确定,建议耐心等待并留意相关政策公布。
  文化艺术报记者 魏韬 李文锋 李济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