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是国家设立的“中国旅游日”,今年中国旅游日的主题是“文旅融合,美好生活”。为迎接这个重要的节日,陕西省各市、区组织开展旅游活动总计103项,为社会公众出游提供优惠措施总计133项,其中景区降价、免费等面向大众的优惠措施有82项,旅游扶贫助残措施有16项,对劳模、先进工作者等先进群体实施旅游奖励的优惠措施有19项,其他惠民措施有16项。
陕西分会场暨铜川樱桃旅游节活动启动
“中国旅游日”当天,由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铜川市人民政府主办,铜川市文化和旅游局、铜川市新区管委会承办的“2019中国旅游日陕西分会场暨铜川樱桃旅游节启动仪式”在铜川市新区阳光广场举行。省文化和旅游厅、铜川市人民政府、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新区管委会等领导出席了活动。
启动仪式上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巡视员苏学杰发布全省惠民优惠措施,铜川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荣致辞,并为游客代表发放旅游惠民礼包。铜川市各区县、各景区在启动仪式现场发放了涉及景区门票、住宿、娱乐项目等优惠券及旅游惠民手册,同时开展了关注铜川旅游和陕西旅游微信公众号送礼品活动。
启动仪式结束后,由铜川市文旅局组织的2000余名西安游客前往陈坪樱桃园、药王山景区、照金香山景区、马咀欧洲风情小镇参观体验,极大地提升了铜川乡村旅游的知名度,扩大了铜川旅游的影响力。
“秦岭与黄河对话”聚焦老区扶贫之路
同日,第七届“秦岭与黄河对话”在榆林市绥德县举行,作为每年中国旅游日陕西省主题文化活动之一,本届对话以“黄土地·黄河情·小康路”为主题,首次聚焦黄河岸边革命老区建设和老区人民致富奔小康征程,探索贫困地区的产业扶贫之路。
伴随着唢呐声声,一幅由万里黄河沿线1000名手工艺人共同创作、1000块不同图案绣片缝制而成的世界罕见艺术品《千人绣———黄河的衣裳》亮相对话现场,正式拉开了2019“秦岭与黄河对话”的大幕。呈现在黄河之滨的这场山河“对话”,分为“黄土之恋”“小康路上”“黄河畅想”和“祝福绥德”四个篇章。著名文化学者、文艺评论家萧云儒,作家、诗人、秦岭文化学者王若冰,黄河文化学者郭庆丰,旅游扶贫专家梁大伟,榆林合力产业扶贫开发公司总经理李勇,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陶利明参加了现场对话。
位于陕西省北部的绥德县,既是有名的文化旅游大县,也是国家吕梁山特困片区县和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近年来,绥德县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目前正朝着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作努力。与此同时,绥德探索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有效路径,加快推进以“一馆五址”为主的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建设,全域旅游发展成效显著。对话过程中,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代表结合陕北革命老区特点,从不同领域就老区建设、脱贫致富、产业扶贫、文化开发、旅游发展、特色塑造、品牌培育等方面建言献策。
今年是“秦岭与黄河对话”活动首次走进黄河陕北段,并选址在沿黄观光路旁的枣林坪镇重点产业扶贫项目——上河源文化园区举行。活动由陕西省旅游协会、丝绸之路文旅产业联盟、李杜诗歌节组委会、榆林市文化和旅游局、榆林市扶贫开发办公室联合主办,绥德县政府、西北旅游文化研究院和榆林合力产业扶贫开发公司联合承办,绥德县委宣传部、绥德县扶贫开发办公室、绥德县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枣林坪镇人民政府协办。该项活动2013年起已先后在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园区翠华山天池、华山北峰、司马迁祠文化广场、太白山下板寺和塔云山观景台、昆明池举办过六届,在国内外具备广泛影响力。
文化艺术报记者 梁飞燕 刘燕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