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1版
发布日期:2019年05月17日
“5·18国际博物馆日”陕西主会场设在渭南
“5·18国际博物馆日”陕西主会场设在渭南
  渭南市博物馆  摄影/姚晓璐
  文化艺术报讯(记者 宋光)为充分发挥新时代博物馆在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中枢”作用,陕西省2019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系列活动将在渭南市博物馆举办。这是陕西省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首次走出省城西安。此次活动由陕西省文物局、渭南市人民政府主办,渭南市文物旅游局、渭南市博物馆承办。
  活动当天,渭南市博物馆主题歌《与华相宜,与你相约》将首次与观众见面;同时,陕西省级非遗传承人郭玉生和电影焦家班原班人马将现场演奏《百鸟朝凤》,再次让人们思考现当代艺术对传统艺术的冲击以及传统艺术的未来;活动当天,基于5G技术的全国首个“互联网+革命文物”教育平台将正式上线,并设置现场体验区,让观众足不出户就可身临其境地参观多个红色景点的革命文物;首期“渭南文博讲堂”也将在当天开讲,“渭南文博讲堂”是渭南市博物馆设立的公益性讲座,旨在传播历史人文知识和文物、考古、博物馆等方面的动态信息。当天将特邀“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陕西澄城刘家洼遗址项目负责人种建荣研究员作题为《追迹古芮:从梁带村到刘家洼》讲座,以考古发掘人的视角带您走进渭北神秘的周代诸侯方国——芮国,领略久远的两周文化!
  记者从活动主办方了解到,作为活动当天的重头戏——由渭南市博物馆自主策划和实施的原创展览《百年沧桑——渭南记忆》将隆重开幕。《百年沧桑——渭南记忆》展览,是为记录和见证渭南沧海桑田的变化,留下人们美好的记忆,将展出展品352件/组,照片400余幅,分四大板块:东府风云——清末民国时期的渭南,山河巨变——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渭南,秦东春潮——改革开放之后的巨大成就,振羽腾飞——关中东部中心城市的崛起。全面展现渭南近代以来的社会发展变迁,展示近代渭南的重大事件、主要成果,重点表现渭南的发展与实践。
  活动当天,还将举行《陕西博物馆教育项目优秀案例》图书首发式,陕西省第二批社区博物馆授牌仪式,陕西博物馆教育项目优秀案例展示,何柳生美术作品及版画制作工艺展示以及文物公益鉴赏活动,届时省上文物专家将现场免费为市民鉴定文物,可谓渭南市首次鉴宝大会。
  197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为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吸引全社会公众对博物馆事业的了解、参与和关注,向全世界宣告1977年5月18日为第一个国际博物馆日,并每年为国际博物馆日确定活动主题。这一天世界各地博物馆都将举办各种宣传、纪念活动,庆祝自己的节日,让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馆,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功能。中国博物馆学会于1983年正式加入国际博物馆协会,并成立了国际博物馆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每年5月18日在全国各省市区举办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2019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MuseumsasCulturalHubs:TheFutureofTradition(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
  渭南市博物馆地处渭南市乐天大街中段,占地90亩,建筑面积35940平方米,主体建筑共分四层,其中地上三层,地下一层。设置展厅十一个,陈列面积11576平方米,功能齐全,布局合理。博物馆建筑厚重大气,充分体现了渭南人的刚毅硬朗的品质,是渭南历史文化和现代建筑艺术的有机融合,已成为渭南市的标志性建筑。博物馆内基本陈列《与华相宜——渭南故事》以中国历史发展阶段为节点,紧扣渭南历史、人物与文物的特点,以渭南文明的发源与发展为主线,精选渭南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代表性事件、重大成就,辅助展出各类精品文物400余件(组)、各类文献150余册,并深入发掘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制作相匹配的雕塑、油画和多媒体,形象生动地反映了渭南上起远古、下至当今的社会发展与进步,文明传承与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