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1版
发布日期:2019年05月15日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今在京开幕 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今在京开幕 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今天,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并出席有关活动。
  14日晚,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宴会,欢迎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外方领导人夫妇及嘉宾。
  习近平发表致辞,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热烈欢迎来华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各位嘉宾。习近平强调,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就是顺应亚洲合作发展大势和各国人民对文明交流互鉴的期待,为不同文明共同发展搭建一个交流互鉴的平台。
  习近平指出,文明如水,润物无声。历史的发展、社会的繁盛、人类的进步,都离不开文明的滋养和引领。亚洲是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在漫长的历史积淀中,亚洲多姿多彩的文明交相辉映,为人类保存着最久远的文明记忆和波澜壮阔的文明图谱。今天,亚洲不同文明在开放中交流、在包容中互生、在创新中发展,亚洲文明之花正在世界舞台上绚烂绽放。
  习近平强调,中华文明在5000多年不间断的历史传承中兼容并蓄、创新升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坚持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
  习近平说,明天,我们将举行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共赏多元文化之美、共谋文明交流互鉴之道。让我们以本次大会为起点,同心同德,携手共进,让各国文明在交流互鉴中熠熠生辉。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应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并倡议召开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召开之际,让我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增强文化自信,体悟中国对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深邃思考和责任担当。 

   人类文明多样性赋予这个世界姹紫嫣红的色彩
  因我参观过法国卢浮宫,也参观过中国故宫博物院,它们珍藏着千万件艺术珍品,吸引人们眼球的正是其展现的多样文明成果。文明交流互鉴不应该以独尊某一种文明或者贬损某一种文明为前提。中国人在2000多年前就认识到了“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的道理。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可以丰富人类文明的色彩,让各国人民享受更富内涵的精神生活、开创更有选择的未来。—《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2014年3月27日)
  因在漫长历史长河中,如亚洲的黄河和长江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以及东南亚等地区孕育了众多古老文明,彼此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天的亚洲,多样性的特点仍十分突出,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不同宗教汇聚交融,共同组成多彩多姿的亚洲大家庭。—《迈向命运共同体开创亚洲新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2015年3月28日)
  因人类文明多样性赋予这个世界姹紫嫣红的色彩,多样带来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产生进步。—《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2015年9月28日)
  因我们应该坚持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文明是多样的理念,让人类创造的各种文明交相辉映,编织出斑斓绚丽的图画,共同消除现实生活中的文化壁垒,共同抵制妨碍人类心灵互动的观念纰缪,共同打破阻碍人类交往的精神隔阂,让各种文明和谐共存,让人人享有文化滋养。—《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2017年12月1日)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 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因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需要秉持正确的态度和原则。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坚持以下几点:第一,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第二,文明是平等的,人类文明因平等才有交流互鉴的前提。第三,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2014年3月27日)
  因文明之间要对话,不要排斥;要交流,不要取代。人类历史就是一幅不同文明相互交流、互鉴、融合的宏伟画卷。—《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2015年9月28日) 

  要积极架设不同文明 互学互鉴的桥梁
  因中方倡议通过召开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方式,推动不同文明、不同宗教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积极树立亚洲安全观共创安全合作新局面》在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上的讲话(2014年5月21日)
  因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说过:“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要促进不同文明不同发展模式交流对话,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迈向命运共同体开创亚洲新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2015年3月28日)
  因“一带一路”建设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2017年5月14日)
  因要积极架设不同文明互学互鉴的桥梁,深入开展教育、科学、文化、体育、旅游、卫生、考古等各个领域的人文合作,形成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格局。
  ——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2019年4月27日)
  据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