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8版
发布日期:2019年04月26日
诗意文字源何处
诗意文字源何处
  从唐诗宋词里,我们读出母语至纯至美、精妙绝伦的诗意文字;自《桃花源记》中,我们读出农耕时代男耕女织、鸡犬相闻的诗意生活。
  诗意的文字,是净化尘世的阳春白雪,是润泽心田的雨露甘霖,是耳目一新的清风明月。笔端能流出诗意的文字,该多么愉悦,何等释怀!然而,多少人寻寻觅觅,上下求索,却求之不得,茫然四顾……
  诗意文字源何处?“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它源于诗意的栖居,诗意的生活,诗意的心灵。言为心声,文乃思语。诗意的文字,是诗意生活的记录,诗意情感的倾诉,诗意心灵的歌唱。不是么?“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表达了初出茅庐的白居易,对野草生生不息生命力的由衷赞叹;“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倾诉了英年早逝的海子,那遗世独立、超凡脱俗的隐逸情怀。
  生活诗意的人,达则兼济天下,博爱众生;穷则独善其身,岁月静好。无论身居何位,置身何地,都会有诗意的生活,盎然的情趣——
  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白居易中隐留司官,非忙亦非闲;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曾皙“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情趣有异,逸致同焉,优雅而高洁也。
  心灵诗意的人,日升月落,春兰秋菊,夏雨冬雪,北雁南飞,便欣喜快慰;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牧童晚归,渔舟唱晚,便陶醉不已;云卷云舒,花开花谢,潮起潮落,好运歹运,淡定依旧,处变不惊。斯人也,“心静茅屋稳,无欲菜根香”,布裙荆钗,安步当车,生活充满阳光,心境如诗如画。
  文字诗意的人,不是故纸堆里的故弄玄虚,不是沽名钓誉的哗众取宠,不是网络百度的抄袭剽窃,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矫揉做作,不是搜肠刮肚的牵强附会,而是拨动心弦的叮咚泉水,妙音绕梁的柳浪闻莺,自由放逐的云水禅心,轮回四时的风花雪月,自然而然的瓜熟蒂落。
  假如拥有恬淡拔俗的诗意生活,逍遥超脱的诗意心灵,纵然身处狼烟四起、刀光剑影的边塞,你也会生发“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悲壮豪迈;纵然置身烟雨迷濛、愁绪弥漫的江南,你也会生成“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的清寂闲适。热爱生活的你,还会“春赏百花秋望月,夏沐凉风冬听雪”;“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歌唱每一座高山,歌唱每一条河”。
  如是,诗意的文字,定会犹如清澈溪流,从你神奇的笔端,汩汩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