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7版
发布日期:2019年04月24日
安康“书香家庭”代表谢开云:读书应该成为终身持守的自觉习惯
安康“书香家庭”代表谢开云:读书应该成为终身持守的自觉习惯
  阅读,如同衣食住行,应该成为人的基本生存发展需求,成为一种终身持守的自觉习惯。
  我的读书生活是从孩童时代读娃娃书《鸡毛信》开始的,小人书中有的字不认识,就认真看画面就使劲地猜测可能是什么意思,而且是反复看反复翻阅。那时,想读书却没有多少书。不过,我父亲是医生,家里不知道从哪里购得《寿世保元》《伤寒杂病论》等,我虽然看不懂但也经常翻,悄悄看,认真琢磨,所以也知道了一些医学方面的知识。
  上小学、初中时也没有书看,有一次不记得从哪里得到了《第二次握手》的手抄本,封皮没了很破旧,但一看情节就吸引了我,感觉从没读过这样的吸引人的作品,于是在煤油灯下,一夜鏖战,天亮了二哥看到我的黑鼻孔,笑得眼泪都出来了。高中期间偶然借到同学一本课外诗词阅读书,具体名字记不清了,我如获至宝,异常兴奋,抓紧时间抄了一个周,因此《上邪》《将进酒》《登高》《声声慢》等诗词那时就会背诵了。
  上了大学,到图书馆一看,天哪,这么多的书,怎么读,先看哪一本,我有点茫然,所幸老师教了方法,推荐了读书单,中外古今名著列了一千多本。于是,我们早晨上课,下午去图书馆或阅览室,埋头读书,心无旁骛。那时正值文学热,张贤亮的小说《绿化树》《男人一半是女人》,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出来后,我们宿舍的舍友们排班看,每人2小时,睡着了也要叫醒,不能浪费资源。
  周末就在教室里读书,往往一坐就是一天,那时用如饥似渴形容我们读书,毫不为过。正因为读书努力,作了资料准备,我写了关于陆游的研究文章,1985年上大三时,以学生的身份参加了在浙江绍兴举行的全国陆游研究会,论文《陆游在汉中活动踪迹考略》在会上作了交流,得到了好评。
  读书这种好习惯,我一坚持就是几十年。书,陶冶了我的性情,丰富了我的知识,开阔了我的视野,启迪了我的人生。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了书籍,就像没有了阳光;智慧里没有了书籍,就像鸟儿折断了翅膀。”列宁也曾说过:“书籍是巨大的力量。”我个人认为以书为伴,人生就会有所收获;生活可以清贫,但不能无书相伴。
  读书,是一种陶冶和享受。
  读书,让人有一份美好的情绪。
  读书,让我的教育理论知识更加丰富深邃。
  读书给人恬淡、宁静、心安理得的快乐,是名利、金钱不可代替的,书就像人类的精神营养剂,缺了它,生活必有缺陷。拿起书吧,相信你也能从书中懂得人生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