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国民阅读调查:娱乐化碎片化明显深度阅读占比偏低
2018国民阅读调查:娱乐化碎片化明显深度阅读占比偏低
文化艺术报讯(记者 齐敏)近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2018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自1999年起,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已持续开展了16次。
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增长
人均每天读报时长不足10分钟
调查结果显示,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0.8%,较2017年有所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6.2%,较2017年上升了3.2个百分点。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说:“数字化阅读的发展,提升了国民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整体阅读人群持续增加,但同时也带来了纸质阅读率增长放缓的新趋势。”
调查发现我国成年国民的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手机阅读接触率、电子阅读器阅读接触率、Pad(平板电脑)阅读接触率均有所上升。其中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接触时长为84.87分钟;人均每天互联网接触时长为65.12分钟,人均每天电子阅读器阅读时长为10.70分钟;人均每天接触Pad(平板电脑)的时长为11.10分钟。在传统纸质媒介中,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读书时间最长,为19.81分钟,超一成(12.3%)国民平均每天阅读1小时以上图书;人均每天读报时长为9.58分钟。
此外2018年我国城镇居民不同介质阅读率和阅读量远远高于农村居民,城乡差异明显;成年国民和未成年人有声阅读继续较快增长,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移动有声App平台已经成为听书的主流选择;我国成年国民网上活动行为中,以阅读新闻、社交和观看视频为主,娱乐化和碎片化特征明显,深度图书阅读行为的占比偏低;超过半数成年国民倾向于数字化阅读方式,倾向纸质阅读的读者比例下降,而倾向手机阅读的读者比例上升明显。
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对个人阅读数量评价中,只有2.1%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多。有67.3%的成年国民认为有关部门应当举办读书活动或读书节。
0~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下降
陪孩子读书的家庭占93.4%
从未成年人的阅读率来看,2018年我国0~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80.4%,低于2017年的84.8%。对未成年人图书阅读量的分析发现,2018年我国14~17周岁未成年人课外图书的阅读量最大,为11.56本;9~13周岁少年儿童人均图书阅读量为9.49本;0~8周岁儿童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10本。2018年我国0~17周岁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8.91本。
另外,在0~8周岁有阅读行为的儿童家庭中,平时有陪孩子读书习惯的家庭占到93.4%,较2017年的91.8%提高了1.6个百分点;在这些家庭中,家长平均每天花22.61分钟陪孩子读书,较2017年的23.69分钟有所减少。此外,2018年我国0~8周岁儿童的家长平均每年带孩子去书店2.87次,较2017年的3.07次有所减少。
城市阅读指数排行榜首次发布
西安“个人阅读指数”上榜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在2018年首次发布全国阅读指数,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反响,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今年首次发布城市阅读指数排行榜。最新公布的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阅读指数为68.67点,较2017年的68.14点提高了0.53点。
通过对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的50个采样城市的阅读指数进行测算,得到2018年城市阅读指数排行榜,深圳、苏州和北京分列前三,青岛、杭州、南京、上海、合肥、武汉和福州位列第四至第十名,在城市个人阅读指数排行榜中,深圳、青岛和苏州排名前三,北京、西安、杭州、武汉、合肥、南京和长沙位列第四至第十名。“个人阅读指数”包括国民个人图书阅读量与拥有量、各类出版物的阅读率以及个人阅读认知与评价等三个方面,综合反映国民阅读水平。
据悉本次调查仍严格遵循“同口径、可比性”原则,继续沿用四套问卷进行全年龄段人口的调查。对未成年人的三个年龄段(0~18周岁、9~113周岁、14~17周岁)分别采用三套不同的问卷进行访问。调查执行样本城市为50个,覆盖了我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本次调查的有效样本量为19683个,城乡样本比例为2.9:1,可推及我国人口12.88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