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又是一名兼职的乡村土郎中。他一生耕耘黄土地,奔走在四邻八乡,在务农的间歇,为乡亲们解除病痛。他用仁心、诚信,以及妙手回春的医技,赢得了人们的赞誉,乡亲们从不叫他的名讳,而叫他“医生”。爷爷去世已经三十年了,可他留下的教诲,我却刻骨铭心。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文革”后期,我正在上小学。那时,学校以劳动为主,学习为辅,没有升学压力,也没有家庭作业,除过饥饿,倒是无忧无虑。至于长大了干什么,能否推荐上大学一类的事,普通人家的子弟根本就没考虑过。
每天吃过午饭,下午不用去上学,我像小猫小狗一样的自由。和几个小伙伴提上竹笼,拿上小铲,三五成群,游荡到田野里挖猪草。那时候,家家的日子都过得紧巴,指望通过养猪补贴家用,可人的粮食都不够吃,喂猪只能靠野草和粗糠。挖猪草,就成了家庭赋予我们的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
贪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广袤的土地上,我们就像笼子里放出来的小鸟,自由自在地追逐、嬉戏、打闹。麦苗青青的田野,成为我们尽情玩耍的舞台,挖猪草的任务早忘得一干二净。眼看太阳跌窝,暮色降临,笼子里的猪草还盖不住笼底,大家才慌忙地动作起来,一时手忙脚乱,最终是猪草都隐藏了起来,所获无几。为了欺哄家人,我们在地里找些玉米秆,垫在竹笼底部,上面薄薄地苫盖些猪草,看起来就是满满的。回到家里,一个人匆匆溜进后院,装模作样把竹笼里的猪草倒进猪圈,生怕被家人发现。可怜我家的猪,张着大嘴,满怀希望地从窝里跑出来,吞了一口,没等我走开,草就没了。但纸终究包不住火。一天傍晚,我的作假行为被爷爷发现了,他深深地叹了口气,把我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讲述了他小时候的经历。
爷爷小时候,家里穷,小学辍学后,家人就把他送到青化街上,在一家药铺当学徒。药铺一共有四个学徒,每天的任务就是扫地、烧水、做饭、抓药、跑腿之类的差事。学徒期间只管吃住,不开工钱,即使这样,掌柜还嫌人多口多,可是裁谁,掌柜又不说,这使学徒们整天提心吊胆。看人脸色的差事谁都不想干,可谁都希望能留下来,毕竟学徒期满,学到手艺,就能自己挣饭吃。
一天午饭时,羊肉泡馍店端来一大碗羊肉泡馍,放在药铺大堂的方桌旁,这是掌柜叫来的美食。爷爷和三个伙计很眼馋,望着漂着略带膻气的羊肉,一个个都快要流出口水了。掌柜慢慢地从里间走出来,甩袖伸腿地坐在方桌旁,轻轻地拿起筷子,有滋有味地品尝起来。没吃几口,外边有人喊老板出去。老板有些生气说:“阎王爷催命还不催食呢。”但还是把筷子一搁,不情愿地走出去了。四个孩子很快围了上去,闻着香喷喷的羊肉泡,心里都痒痒的,好像喉咙里上来了一只手,要把这碗里的美味抓进去。其中一个伙计抵挡不住诱惑,拿起筷子飞快地夹起一口馍,塞进嘴里,然后匆忙把筷子搁在碗上面。
不一会儿,老板返回店里,坐在桌子旁,看了看筷子,问道:“谁动了我的羊肉?”他们四个面面相觑,齐声回答:“没有啊!”掌柜见没人承认,厉声喝道:“我走时把筷子横放着,现在筷子竖放着,还说没有动筷子?”偷吃泡馍的伙计见露了马脚,低下头承认了。老板说:“你先回去吧!等什么时候学诚实了,再来吧!”这件事,深深地触动了爷爷,从此,剩下的三个学徒学勤快了,也学老实了。爷爷表现尤为突出,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扫地、烧水、做饭,干完杂活后,就跟着掌柜学药物炮制、学号脉、背药方。就这样,五年下来,爷爷终于熬出了头,出师了。
忆罢往事,爷爷对我说:“娃呀,你还小,要知道做啥都要诚实,不能哄人。今日你哄了地,明日地里就要少产粮食了,今日你哄了猪,明日猪就长不了肉。猪肥不了是小事,惯了坏毛病是大事!”见我涨红了脸,爷爷又带着商量的口气说,今后,不喜欢干活就在家读书吧,好好念书,书念下了是自己的,好比手艺,总有一天,会用得上的!
爷爷的话刺激了我的神经,我幼小的心灵受到了震动,觉得自己一下子明白了什么。从此以后,我每天下午先去地里挖猪草,把家里的猪喂饱后,再坐下来看书。那时书籍也少,为借一本书,常常要跑不少路,费不少口舌,借书而读,也成为我童年的乐事。从那时起,一个少年的心静了下来,知道了诚实,知道了做有益的事。
20世纪70年代末,国家恢复招生考试,初中二年级刚毕业,我就一次考上了凤翔师范学校,吃上了商品粮,这在当时,自然是引起了全村的轰动。在学校,我牢记爷爷的话,诚实做人,踏实学习,未曾一日荒废光阴。凤师毕业,我被分配到县属高中任教,一直到现在,三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从来不哄学生,不哄自己的良知,教学钻研也从来没有停顿过。曾有一些人疑惑:一个未上过高中的人,怎么能站稳高中的讲台?
我该怎么回答呢,我能讲给人家爷爷的教诲吗?我的的确确,是从爷爷的教诲中成长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