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报讯 3月18日晚,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著名文学家勒克莱齐奥教授做客西北大学“诺奖论坛”,作了题为“Thenonlineardevelopmentofliteratureandart”的学术报告。3月19至22日,勒克莱齐奥教授每晚都为师生带来精彩的学术报告。当晚六百余人听取了报告。
围绕文学与艺术的非线性问题,勒克莱齐奥教授展开论述,提出艺术超越了线性时间,非线性表达的是不以时间为顺序排列的断裂的割点。勒克莱齐奥教授通过阐释现代绘画中的透视方法对文学产生的影响,提出这种方法是一种叙事方式的革新。报告最后,勒克莱齐奥教授提出,“我们要像自然一样,这样才能理解自然”,要做到王维提出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才能达到“相看两不厌”的文学创作境地。
在提问环节,有同学问及勒克莱齐奥教授文学创作生涯中遭遇过哪些困难。勒克莱齐奥教授表示,文学本身就是一件孤独的事情,在创作过程中要杜绝一切的诱惑,面对各种挑战,静下心来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针对同学提出当今时代现实主义已然过时这一问题,勒克莱齐奥教授并不认同,他认为现实主义既不是文学的一种流派,也不是一种运动,它是实际存在的,文学创作就是倾向于对现实世界的真实表达,因此现实主义永远不会消亡。
西北大学自2017年起设立“诺奖论坛”,已先后邀请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来校开讲,并在此基础上与2位诺奖得主共建诺奖工作室。
勒克莱齐奥,法国著名文学家。20世纪后半期法国新寓言派代表作家之一,也是现今法国文坛的领军人物之一,与莫迪亚诺、佩雷克并称为“法兰西三星”。代表作品有《诉讼笔录》《战争》《流浪的星星》《饥饿间奏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