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
发布日期:2019年03月13日
有声读物市场崛起 版权保护亟待完善
有声读物市场崛起 版权保护亟待完善
  主播魏晨录制有声小说《跑家》
  有声读物公司工作照
  2019年3月 12日苹果商店APP实时下载量排行榜上,图书类免费软件下载量前十里,两款是“有声书”:“喜马拉雅”占据榜首,“懒人听书”名列第九。
  插上耳机,在摇摇晃晃的地铁里闭目养神,利用半个小时的上下班时间通过有声书获取便捷的知识,对于需要不断充电学习的小学教师杨瑶来说,这既能充分利用时间,又快速地学到了职业相关的知识。在接触到有声书的短短一个月时间里,她以听书的方式先后完成了教育学、心理学、历史、文学等多本书籍的“阅读”——这在以前几乎是不可能的,传统的阅读时间对她而言,既花费时间,又效率低下。
  “有声书解放了很多爱好读书的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快速地收获自己想要的知识,重点是便捷。”杨瑶在有声书中发现了一个新世界,而发现这个新世界的人群还只是一组庞大数据中的一小部分:2018年,中国数字阅读大会发布了一份《2017年度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该份白皮书显示,近年来我国有声阅读一直保持30%以上的增速,国民听书率上升,移动APP成为主要载体。其中2017年市场规模为亿元,同比增长39.7% 

  制作公司:有声书前景可期严肃文学有望引领风潮
  2019年初,陕西收藏家许海涛的小说《跑家》,被北京飞翔时代文化传媒公司录制成音频上架喜马拉雅平台。这家公司的业务正是录制有声书,该公司总经理陈菲讲述了录制这部书的原由,这也是她进行有声书商业化运作的一条准则:“《跑家》是国内第一部讲述古董行业一线工作者的书籍,语言生动形象接地气,其中又不乏专业性,对古董收藏鉴赏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也有一定的市场商业价值。”
  这家成立于2014年的有声书制作公司,在众多有声书公司中并不能算最早。事实上,早在2010-2013年,北京便有嗅觉灵敏的几家公司,率先进入这一行业,当时的主要音频内容是传统曲艺、相声、评书等。从2013年开始,录制有声小说,成立有声书公司,这个行业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有声书是IP产业链上重要的一个环节,成本较低,传播度广,制作周期短”。陈菲将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都压在了有声书上,而这背后是基于一组惊人的数据分析,“2015-2017年,中国在线音频用户逐年增长,平均增长率保持在30%以上。2017年中国在线音频用户规模达到3.48亿,预计2019年用户规模将达4.86亿。”
  有声书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因此在选择范围题材时,成为非常重要的一环。受众面广,故事性强,人物性格鲜明的小说,大体上会受到读者喜欢,这也是有声书选择的重要方向。而选择严肃文学题材,基本上目前鲜有制作公司碰触。“选择范围如果细分的话,可以分为社科、养生、恐怖悬疑、玄幻武侠、都市言情、军事等。此外,像财经类、历史类,有些制作公司都会做成知识付费栏目,提炼书中精华,将其变成自己的语言讲述出来,不会照本宣科。”陈菲在制作众多有声书的过程中,积累了一条重要经验,“有声书还是需要生动易懂,太晦涩的文字,听众看不到文字,理解的话还需要脑补。”但这一行业愿意为敢为人先者买单,任何机会都会有潜在的商业可能性。陈菲目前在商洽《白鹿原》的有声书版权,她希望用陕西方言版的形式演绎《白鹿原》,这或许会引领有声书领域另一个风潮。
  除过选材的考虑之外,版权也成为有声书制作公司必须考虑的另一项重要议题。一般制作公司的音频版权来源大致有三个方面:一个是出版社,另外一个是文学网站,还有一个是作者本人。具体的合作模式也相应地分为三种:一种是制作公司付费购买,一种是保底加分成,另外还有纯分成。“我们和喜马拉雅、蜻蜓、掌阅以及华为等手机厂商的合作,全都是纯分成的模式。也就是说,我们的音频放在他们平台上,每个月或者是每个季度产生的收益,扣除平台运营的费用后我们双方进行利润分成。”
  对于正在快速发展的有声书公司而言,在市场一片繁荣的背后,其实也有着自己的隐忧和困惑。一方面,虽然在纸质书——电子书——有声书的发展进程中,有声书无疑占据了时代鳌头,但另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是,目前像科大讯飞等公司都已经开始做出了智能语音模拟系统,可以模拟出逼真的人声。“未来行业的发展还要看科技的发展,总体来说是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我们也会很迷茫——因为什么时候人工录制能被替代还是未知数,毕竟人工智能不需要投入太多情感,成本更低,制作时间更短。比如说100万字的书,我们人工录可能要两三个月。它可能用不到半个小时就能录制好一本书,而且自动识别生僻字和多音字功能非常强大。”
  另一个不可忽略的现实是,截至目前,在有声书行业还没有一个系统、正式的行业规范。在有声书行业,朗读者只需要一个普通话一甲的证书就可以。此外,例如喜马拉雅等平台只需要有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内容制作公司要有广播影视制作许可证,有声书的行业标准目前似乎还未提上议事日程——而这,正是诸多有声书制作公司迫切希望达成的一项规范。 

  版权工作者:有声读物版权法规滞后亟待修订著作权法
  有声书主播白鹂鹗就是有声读物发展状况最好的一则例证。他的主要工作就是通过朗读让读者以听书的方式阅读一本书。几年前,外贸公司职员的他,并非播音科班出身,通过网络招募的方式成为一名朗读主播。这是一条和朝九晚五在格子间奋斗截然不同的道路,以播音为主业的白鹂鹗,和一家有声书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他的工作状态并没有外界想象的那样复杂。“我像大多数上班族一样,固定在晚上去录制音频。因为属于半自由职业,不局限于地域和城市,所以我就搬回了自己的老家,能够离家很近,陪在父母身边,也是我坚定以播音为主业的原因之一。”
  一个主播的收入跨度其实很大,与个人能力、作品内容、质量要求等都有密切关系。这个快速发展的行业,也使很多以此为生的主播实现了财富自由。一个好的主播,一个月的薪酬可以达到6位数,行业顶尖者甚至可以达到7位数。“目前我的收入,在支付那些必要的生活支出以外,还能有一笔稳定的现金流作为储蓄,这对于我来说已经足够了。”白鹂鹗对于自己的薪酬讳莫如深,但也从侧面证明了主播们收入不菲的传闻。
  白鹂鹗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憧憬,他将有声越多,越来越立体和丰富。有声书,相比较于纸质书籍,更加方便携带,相较于电子书和视频而言,不局限于场地限制,使用场景的多元化,使得需求有增无减,所以有声书市场潜力很大。”
  陕西省某出版社编辑张老师对于有声书近年来的发展感触最为深刻,她所在的出版社前不久制作的音频有声读物,在上架某网络音频平台后,利润收入达到20万元左右。在2016年左右,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开始逐渐重视有声读物版权,大概是从2017年开始,在签订出版合同时,合同里都会注明有声读物等网络传播权,作者也会特别在意有声读物方面的版权。她所供职的出版社主要从事学术类书籍的出版,因此将学术性读物提炼总结的精简版就会涉及电子改编权。“但毕竟尴尬的现实是,一方面,稍微有知名度的作者不会将电子版权签给出版社,只有新作者会签给出版社。另一方面,有名气的作者改编意义比较大,新作者的作品前景有时并不明朗。”
  陕西省版权局版权处调研员王新民对有声书版权相关事宜如此总结:“好事,也要办好。”王新民告诉记者,作为一项新生的版权形式,陕西省目前还没有发生关于有声书版权纠纷的案例。因为现行的著作权法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施行的,最近几年一直在酝酿修订,但始终没有启动。“目前对于有声书的版权,相应的法律法规还比较滞后,没有明确具体的规定。但是,有声书出品方应当主动与作者和出版社联系,就版权达成协议,以免引起纠纷。目前只能参照《著作权法》,如果是公益的,就不存在版权争议问题;如果是盈利性的,就应当参照著作权法,与原作者或者出版社取得联系,给予相应的报酬。他对此建议,希望著作权法尽快修订,将有声书版权予以保护。同时,参照原来著作权法版权保护的相关精神,进行适度保护,例如出版社在出版合同上对有声书方面内容细化明确。

   延伸阅读:
  3月4日,第24届有声书奖项奥迪奖(AudieAwards)在曼哈顿举办,由美国演员巴尼·特平(BahniTurpin)朗读录制的小说《血与骨的孩子》(ChildrenofBloodandBone)获得
  2018年度有声书奖。奥迪奖由非盈利组织有声书出版协
  AudioPublishersAssociation)举办,被誉为“有声读物行业的奥斯卡奖”。
  过去几年,随着亚马逊和视频网站Netflix付费用户的增多,欧美有声书的销量也一直大幅增长。根据美国出版协会2019年2月发布的报告,和2017年相比,2018年的有声读物销售额增长了37.1豫,比2017年的销售额高出1.271亿美元。从2013年起,可供下载的音频已经成为销售额增长最快的出版物形式。
  随着有声书销量的上升,电子书的销量也不断下滑。美国出版协会的报告显示,2018年是电子书销售额连续下降的第三
  2018年电子书销售额比2017年下滑了3.6%。《出版家周刊》认为,电子书销售额下滑、有声书销量上升的原因之一在于,听有声书可以避免视力疲劳。此外,智能手机的普及也造成了有声书的畅销。根据《出版家周刊》报道,73豫的听众曾在一年中使用过手机听有声书,47豫的听众会定期用手机听有声书。
  值得注意的是,在有声读物的目标受众中,45岁以下的听众占到了54豫,而最受欢迎的有声书类别包括悬疑小说、科幻小说和言情小说。喜欢畅销读物的年轻读者,成为有声书市场的主要消费人群。有声书的普及,正在改变欧美作者的创作方式。如今,越来越多的有声书和纸质书实现了同步发售,作者也开始考虑作品被朗读出来的效果。
  文化艺术报记者 魏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