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2版
发布日期:2019年03月13日
国家应重点支持西安实施大遗址保护工程
国家应重点支持西安实施大遗址保护工程
  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上,西安有着十分重要而独特的地位。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协委员岳华峰、王勇建议,
  在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中,国家应当重点支持西安实施大遗址保护工程。

  岳华峰(全国政协委员、西安市政协主席、西咸新区党工委书记):岳华峰(全国政协委员、西安市政协主席、西咸新区党工委书记)

  西安历史文化资源富集,大遗址数量多、面积大、等级高,大遗址区域与城市建成区严重叠压,主城区为480多平方公里,大遗址区域就占到200多平方公里。西安大遗址保护在宏观统筹、土地平衡、资金等方面还存在困难,特别是以汉长安城这种超大型、城市区域的大遗址最为显著。
  近年来,中办、国办相继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为西安大遗址保护利用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建议支持西安设立“国家大遗址保护利用示范区”,并将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利用列入国家文化公园项目,支持西安在创新大遗址保护利用上先行先试,多探索模式、多贡献经验。
  国家有关部门充分考虑汉长安城遗址保护的特殊性,对汉长安城遗址保护用地指标实行计划单列,解决汉长安城遗址保护用地瓶颈问题。同时,建议中央财政加大对大遗址保护资金支持力度,建立“大遗址保护国家补偿机制”,对汉长安城遗址保护予以重点资金支持,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 

   王勇(全国政协委员、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勇(全国政协委员、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平原,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发祥地之一。西安有3100多年的建城史、1100年的建都史。王勇表示,多年来,陕西省高度重视大西安的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利用和传承,在大遗址保护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然而,由于国家级资源缺乏国家政策配套、国家项目统筹和大资金支持,导致这些国宝级大遗址的保护、利用和开发进展缓慢,远远不能适应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发展的需要。”
  首先将大西安重要历史文化遗址:周沣镐遗址、秦始皇陵(兵马俑)、唐大明宫遗址、汉长安城遗址、汉唐帝陵群、西安明城墙等,定位为国家文化公园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由国家发改委列入“十四五”重大公共文化工程推动实施。
  其次,财政部设立“大西安中华文明保护专项基金”,通过国家资金引导、地方政府配套、社会广泛参与,集聚大资金、保护大遗址。
  第三是国土资源部给予大西安中华文明保护传承工程用地计划和土地变性,提供专项政策支持。
  第四是国家文物局等有关部门支持陕西省在西安创建“国家文物交易市场”,探索建立合法、规范、有序的文物市场,促进文物在国内阳光公开交易、合法有序流通,促进文物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独特作用。
  汉长安城古称长安、长安古城、古长安城等,是汉长安、三国长安、西晋长安、十六国长安所在地。还是秦咸阳(部分)、唐长安禁苑部分。城址位于今西安市城区西北。 

   链接:汉长安城是经秦咸阳兴乐宫、章台、轵道等宫殿、道路改建而成的都城。《史记》载:公元前201年,“更名咸阳曰长安”。其先后有西汉、新、玄汉、赤眉军、东汉末年、西晋(愍帝)、前赵、西燕、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文帝)以此为帝都都城。三国·魏、大夏、后赵以汉长安城为陪都都城。隋建新城后汉长安城被规划于隋大兴城内苑(大兴苑)内。唐代沿用其作为唐长安城的禁苑。
  汉长安城是古丝绸之路起点、发源地、决策地。因而有“东长安,西罗马”的美誉。与古罗马城并称的世界上最早的国际化大都市。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是中国古代使用时间最长、定都朝代最多、遗迹最丰富的都城。千余年的都城史孕育了完璧归赵、张骞通丝路、貂蝉美人计、武则天削发为尼、元宵节起源等历史文化故事。
  2014年6月,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的起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