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1版
发布日期:2019年02月20日
西安,需要一首“市歌”吗?
西安,需要一首“市歌”吗?
   西安世园会会址  摄影 森淼淼
  “送你一个长安,一城文化,半城神仙。古都花开,春满家园,绘一幅蓝天,还有祥云一片……”一首脍炙人口的《送你一个长安》,道出了十三朝古都的秦风汉韵,似乎在无形中早已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符号。那么,《送你一个长安》作为西安市歌,是否可行呢?近日,在西安“两会”上,政协委员刘飞关于将《送你一个长安》确定为西安市市歌的提案受到媒体关注,同时也引发热议。
  “目前,西安正处在加快‘一带一路’文化高地、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关键发展时期,选定一首优秀歌曲作为西安市市歌,对宣传西安、反映西安人民精神面貌是非常必要的。”刘飞提议。 

  《送你一个长安》若加几句“憧憬” 
  能够担起“市歌”这一殊荣
  说起这首歌的创作,还有一段故事。从2009年开始,受《人民日报》上一首小诗《给我一个江南》的启发,诗人薛保勤怀着对古城西安的挚爱,利用工作之余的碎片时间,创作了诗歌《送你一个长安》。此后,这首歌曲一经传唱便广为流传,2011年又作为西安世园会会歌惊艳亮相。随着传唱度越来越高,歌曲《送你一个长安》俨然衍生出一种文化现象。
  对于《送你一个长安》这首歌,著名朗诵家海茵作为第一个朗诵者,在十年时间里,朗诵的次数高达数百次。“文字优美,特别大气,用词也明白晓畅,毫无晦涩之感。”谈起对于这首诗歌的最初印象,海茵感触颇深,“篇幅虽然不长,但是很全面,从帝王将相,朝代的更新迭代到具体的美女江山,把整个长安的特点、特征和特色都挖掘出来了。所以每一段都是四句话概括,都能够恰如其分地点题,历史上的辉煌,现今的骄傲,这首歌词里都讲到了。另外,用七个段落回顾长安,也是在号召大家爱我们的长安,也给爱长安的人们送上了祝福。”
  用《送你一个长安》这首歌来做市歌,海茵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如果能够再加上几句对于西安未来发展憧憬的提炼,那就更好了!目前的歌词是以历史和现状为主,对未来的憧憬和期望,希望能够再补充一点:为建设我们的西安,我们的目标是什么,以及我们怎样去奋斗?因为建设当下的长安,建设当下的西安,让这座城市更加辉煌,也让西安的老百姓更加自豪,更感实惠,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与海茵一样,著名朗诵家包志坚在十年前的建国六十周年,第一次朗诵这首诗歌时,同样印象深刻。“感觉那么贴切,好像感觉诗里边说的这些话,都是自己经历过的一些事情,那些画面都在脑海里不断浮现。特别是像刚开始的‘蓝田先祖,半坡炊烟,幽王烽火,天高云淡’,一下子就把我的思绪,引向蓝田猿人。”
  包志坚对于这首诗歌中的“一城文化,半城神仙”有着很深的感触,在和很多朋友一起交流的时候,大家都感到饱含激情,脑海当中就会浮现出一幅幅画面。即便只有几个人的聚会场合,包志坚经常也愿意现场朗诵这首诗歌,“每一次朗诵都让我感觉震撼,新鲜”。
  包志坚期待着这首歌在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之后,能够荣膺“西安市歌”的桂冠。“这三四年西安的变化特别明显,如果能够补充加入一些新的内容,把悠久的历史与现代的新长安相融合,唤醒大家作为西安人的自豪感,《送你一个长安》担当得起西安市歌这一殊荣。” 

  作为音乐之城的西安 
  “市歌”应是多元化的
  量身打造一首契合于自己城市气质的市歌,并非没有先例。事实上,在“市歌俱乐部”中,西安目前仍是徘徊于“市歌俱乐部”大门之外。我国知名的历史名城中,有20多座城市拥有自己的市歌或准市歌。
  市歌,“百度”的解释:城市形象歌曲,代表的是一个城市的精神面貌、理想斗志、战斗历程或宏伟目标,代表人民群众的心声,也可以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缩影。在拥有市歌的名单上,很多著名城市榜上有名:1994年,武汉市人大通过了在全国征集的市歌《武汉之歌》;2002年,第二届西湖博览会后,杭州将博览会的会歌《梦想天堂》,定为该市市歌;苏州的市歌为《苏州好风光》,根据苏州传统评弹曲牌《大九连环》改编而来,词曲都具有浓郁的本土特色;无锡的市歌,是国人耳熟能详的《太湖美》。
  一座城市是否需要一首市歌来彰显城市形象呢?对此,陕西省音乐家协会主席尚飞林观点鲜明:“一座城市应该有一首属于自己的市歌,而这个过程应当是顺其自然的,因为有些东西并不是谁说是就是,比如厦门的《鼓浪屿之波》,它就是很自然地流行开来的。”
  尚飞林从音乐家的角度对《送你一个长安》进行了解析,他认为《送你一个长安》有陕西的、秦腔的音乐元素,歌词写得也很漂亮。尤其是“一城文化,半城神仙”这种内容很能展示西安的文化积淀,无论是从音乐的语言还是歌词的创作都非常准确。“大家这么广泛地传唱这首歌,如果能够通过一些调研、调查,群众市民觉得喜欢,觉得可行,那这首歌就有成为市歌的理由,而并非需要一个刻意的过程。”
  一首市歌应当具备哪些具象的元素呢?尚飞林的答案直截了当:“首先得是这个城市的人民喜欢,这是最根本的因素,也能说明这部作品是一部好作品。如果一首市歌没人传唱,也就不能代表这座城市的历史、现在和未来。”他强调,“也许在这个问题上,并不需要政府来引导,而是应当由民间自然地形成一首市歌,当然,最终还是需要政府的认可。”
  对此,记者采访了西安市相关主管部门。某负责人坦言:《送你一个长安》从专业角度来说,是一首非常优秀的歌曲,歌词大气、旋律优美,集中反映了西安深厚的文化底蕴。但他同时又补充道,从城市文化宣传的角度来讲,官方不会简单地定义一首市歌。当前,西安正在建设“音乐之城”,她应该是开放、多元的,希望大家都来创作不限风格、不限体裁的音乐,通过音乐来表达对这座城市的热爱。比如从西安走出的郑钧、许巍等人,就是以另外一种摇滚的音乐方式来解读西安。
  城市主题歌曲风格要多元化,既要有恢弘大气的主旋律,也要有秦风唐韵的民族范,还要有清新时尚的流行风,这种多元化的思路,才会最大化地满足最广大群众的音乐审美需求,也更能体现大西安的文化魅力。从网红城市的角度来说,这首歌作为市歌,某种程度上似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一座城市来说,主题歌不应该只有一首,时代不同,主题不同,她是会有所变化的。城市歌曲除了应符合这座城市整体形象、突出城市独特风格、彰显城市的精神内涵,还要富有生活和时代气息,具有感染力,易于传唱和普及。
  (更多内容详见A04版)
  文化艺术报记者 魏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