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是什么?中堂是什么?这个不是话题的话题,在今天还是需要说一说的。
我们今天的家,都只是个生活的家。这是我们要知道的,我们还应有精神的家,灵魂的家。精神的、灵魂的家在哪儿呢?可是我们过去有过的中堂,家与中堂结合起来,我们的家就完整了,就不仅享受得到生活家的温暖,更能获得精神家与灵魂家的滋养。
然而我们今天的问题是,几乎人人有家而少中堂。家里应该安顿中堂的地方,差不多都被现代化的电视机占领了。我们还不能说这有什么不好,发展了的现实生活,也应有电视机的位置的。那么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举办这次“把家送给家”的展览,就是想要提出一个新的解决方案。这是因为,我们不能有家而没有中堂。
中堂文明的表现,虽然只是一幅画、一幅书法作品,外挂一副对联,但那样的字与画,体现的却是我们精神家与灵魂家的要旨。譬如我们强调的家教,以及家风和家道,就都与中堂有关,并且以字与画的形态在中堂上鲜活着,醒目着,让我们每一个家里人,时刻看得见,时刻看得清。
这可是比万贯家财还更重要的呢!重要在那是我们的家教,我们的家风,我们的家道。
我们应该这样理解家教,即家长对子女的言传身教。“房檐水不离旧窝窝”,家长必须通过自己实际行动来教育子女。正如自家的中堂所可以启示的,家长要教育引导子女识礼节,懂道理,修德行,是之谓人生所要重视的内修。那么家道呢?正如俗话所说,“男人无志,家道不兴。女人不柔,把财赶走。”女性性情应柔美如水,这样才会旺夫贵己,钱财运气随之而来。而男性则必须志在四方,扬名立万,事功千秋,这也就是外修了!还有家风,简单地说虽是一个家庭的风气,但其影响是巨大的。家庭成员的态度、行为,存在于家庭的日常里,表现于日常的关系中,相沿成风,犹如一种磁场,被家人深刻地感受着,让家人自觉地遵守着。可以说,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家庭中的每一个人,还是一种无言的交流,给家庭成员最本质、最暖心的沟通。
中堂之于家的作用就在这里,可以最明朗、最清晰、最直接的融通家教、家风、家道之核心,以书画的方式,悬挂在家庭之中,让家庭成员,随时都能获得教益。
中堂成为风气,最初兴于宫廷。唐、宋时置政事堂于中书省内,为宰相处理政务之处,因此而有了中堂之说,后来亦称宰相为中堂。慢慢地散入民间,深入寻常百姓家里,中堂便以书画的形式,占有了非常显要的位置,并且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传统家居的布局,厅堂是最为讲究、最为用心的地方。以厅堂的中轴线为基准,首先是家具的陈列,板壁前放长条案,条案前是一张四仙或八仙的方桌,左右两边配扶手椅或太师椅,家具成组成套,呈现出庄重、高贵的气派。现在的家居形态,不可逆转地变化着,很难再有传统的那一种样貌了。但绝对不能失去中堂的位置,我想只要我们心里有中堂,就一定能在自己的家里给中堂一个位置。
在中堂的位置上悬挂中堂,把精神的家、灵魂的家,堂堂正正地安顿好,执守家的意义,传承血亲的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