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演员翟天临被曝出在读北京电影学院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一篇论文有疑似抄袭行为。北京电影学院已经对这一事件成立调查组。2月11日,北京大学发布声明:对近日媒体关注的“翟天临涉嫌学术不端”一事高度重视,将根据其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调查结论按规定做出处理。
近年来,关于论文代写、抄袭的新闻时见报道。湖南大学曹姓毕业生的工程硕士学位论文抄袭,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孙勇的毕业论文抄袭,天津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李姓毕业生毕业论文抄袭……不断的学术造假,不得不让人去追问和反思:我们的学术道德底线在哪,学术风气到底该如何整顿?
就目前频发的论文学术造假来看,和学生浮躁不踏实、敷衍了事有很大关系,他们不愿意下苦功夫,不搞研究调查,胡编乱造,走捷径交差了事。而导师指导走过场,学校审核不严甚至疏于管理,也是导致论文抄袭事件频发的重要原因。
然而,对于论文造假,目前处罚多为撤销学位和撤稿,对造假者来说没有太大影响。如何加大处罚力度,让人不敢去造假,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而国外对学术造假的处理方式,或许值得我们借鉴学习:日本“学术女神”小保方晴子,因为博士论文不过关而主动辞职;韩国生殖学专家黄禹锡因为论文造假被开除公职,并被判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
其实,防止论文造假,除了作者良好的道德品质外,关键还在于有关部门的审核把关,如果各高校导师和设立的论文审查机构、学术期刊专职编辑人员,能够认真负责核实论文内容,从查重机制和质量审核机制入手,就能及时发现并制止论文抄袭问题的发生。
李济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