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28日,委员们围绕省政府工作报告、政协十二届委员会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报告进行了讨论。
张小兵委员认为,陕西是文化大省,我们应挖掘好、利用好文化资源,加大文化产业发展步伐,把资源变成产业,让文化陕西的名片更加亮丽。刘莉委员建议,政府应更多关注基础教育中的国际化学校建设。高端的国际化学校既可以为国家培养人才,也可以满足来陕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子女就学需求,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来陕创新创业。
委员还对《关于陕西省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陕西省2018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9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进行了分组讨论。
委员们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改善民生、打好三大攻坚战等主题积极建言献策。一些委员认为,要让更多民营企业搭乘中欧班列长安号,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进一步加大对工业的投资力度,提升技术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采取有效措施留住乡村学校优秀教师,保障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以下摘录有关文博、旅游、文艺等话题内容。
文博 深挖推广陕西“地下”文化加大对年久失修文物的修缮、保护和利用
乔连学
省政府重视社区博物馆建设,但是主管部门对社区博物馆定位不准确,从建成运行的社区博物馆来看,有名无实。建议将各类博物馆纳入总体规划,在资金、场地等方面给予支持,使民间收藏的文物得到展示。
黑树林、李继红
建议在大生产运动发祥地——延安南泥湾建立职工培养和劳模休养基地;在延长县设立“中国第一口油井博物馆”,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和埋头苦干精神;积极争取国家“海外文化旅游中心”项目,加快陕西文化“走出去”步伐。
唐皓晨
建议政府在注重新增市场主体数量的同时,还要更加关注新增市场主体质量,如就业人数、产值等元素,将新增市场主体发展质量纳入地方考核指标体系;要善于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精准反映政府工作效能;要充分利用影视产业平台,将陕西“地下”文化,如兵马俑、昭陵等进行深挖推广,提高陕西“地下”文化的可视度。
释宽旭、释慈光、郭东航
建议政府科学合理布局垃圾焚烧处理站的建设;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年久失修文物的修缮、保护和利用。
旅游 建议打造“城墙经济带”建特色街区将地铁站和公交站用名胜古迹命名
张泉
文旅融合发展是陕西文化繁荣的新亮点,是陕西经济增长的新支点,建议省政协关注文旅融合发展,开展专题调查研究,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新措施;建议省政府今年继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增强招商引资的吸引力。
仁钦扎木苏
建议打造“城墙经济带”,将顺城巷打造成像成都锦里一样的特色街区,同时将西安城墙的18个城门全部打开,带动周边景区发展;为提高名胜古迹的知名度,结合实际将地铁站和公交站的名称用名胜古迹的名字命名;针对景区周边停车难问题,建议交警人性化执法,提升游客出行幸福感。
文艺 在社区组建专业艺术疗愈服务组织加强农村美育师资队伍建设
王志平
文化艺术对社会心理具有一定的疗愈作用。根据国家十部委关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构建的文件精神,建议在社区组建专业的艺术疗愈服务组织,定期为社区居民组织活动,让文化艺术真正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于唯德
教育部提出“高雅艺术进校园”,主要是针对大学,但受演出场地和安排场次的限制,只走进了部分院校,建议加大推进力度,普及高雅艺术。
郝萌
陕西省歌舞剧院歌舞团落实“歌剧进校园”项目,由于受经费的制约,只能把乐队伴奏改成钢琴伴奏,演出三场,取得良好效果。建议政府对“舞台+讲台”拨出专项经费,支持高雅艺术进学校、进工厂。
万盛华
我省应借鉴外地经验,设立文化专项基金,对陕西独有的文化艺术作品给予专门扶持,把有限的资金集中使用。秦腔历史悠久,要像国家重视京剧一样予以重视,使年轻人了解秦腔、欣赏秦腔。要运用影视作品等题材,把陕西独有的文化推广开来。
吕峻涛
陕西是文化资源大省,但不是文化强省,就是因为对文化建设说得多、落实得少,比如长安画派是陕西艺术品牌,多年呼吁建设长安画派艺术馆,迄今为止没有落实。建议加快陕西文化场馆建设,充分利用陕西文化资源,扩大陕西文化影响力。建议有关部门在制定相关文化规定时,如明星出场费等,要全面考虑社会各阶层、各群体的感受,做到客观合理,公平公正。
苗阜、尚飞林
当今自媒体发展迅速,文艺“网红”层出不穷、乱象丛生,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很大。建议加强对新文艺群体的管理:一方面成立陕西文艺志愿者协会,为新文艺群体搭建交流平台,正确引领传播文化正能量;另一方面要深化文艺体制改革,对体制内外的文化工作者一视同仁,激发文艺群体的创造力,为文化发展注入新活力。
尚飞林
应加强农村美育师资队伍建设。现在很多农村小学几乎没有专业的音乐教师,招聘的教师也不愿到农村去,农村美育教育严重滞后。
张铁山
工艺美术品不仅具有收藏观赏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也是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但是我省对工艺美术行业关注偏少。建议省政协对我省工艺美术行业现状进行深入调研,为其健康发展建言献策;建议将《陕西省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办法》列入2019年立法规划,尽快颁布施行。
钱远刚
政府工作报告把文化与民生联系在一起,体现了对文化的重视。近年来,文学陕军再进军在全国有很大影响。建议把“百名改革先锋人物”路遥、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弋舟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于唯德
建议对政府工作报告相关数据作进一步补充说明;建议协调整合书法、绘画、戏剧等元素进校园,提高中小学生的艺术素养;建议加强对影视作品的审核,提高艺术作品的质量。
王俊
去年,我省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组织文化下乡1万多场次,话剧《平凡的世界》等一批文艺佳作深受群众喜爱,这些都是我省加快文化强省的丰硕成果。建议:一是进一步深挖我省深厚文化底蕴,打造更多的文化精品力作;二是进一步加大宗教文化事业发展方面的财政预算。
胡兴民
建议通过宣传陕西书法、秦腔、陕北民歌、华阴老腔、长安画派等文化艺术,讲好陕西故事,打造陕西文化名片。加强对民间文化培训机构的管理,对从业人员进行考核认证上岗,进一步规范书法培训、美术培训。
陈海燕
怎样留住、培养人才是涉及我省文化发展的根本问题。建议对优秀的艺术人才、有特殊贡献的艺术人才,我省应给予特殊待遇。
李俞兵
我建议美育教育从孩子抓起。当今社会对孩子的教育太注重“实际”,轻视、忽视美育教育,美盲比文盲更可怕。
雷婉萍
陕西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人才资源,但是在迈向文化强省过程中,还缺少留住文化人才的机制,缺少艺术家排练、交流、联谊等综合性场所,希望省委、省政府给予关注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