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7版
发布日期:2019年01月18日
简评《鞋匠胡二立》
简评《鞋匠胡二立》
  善良的人,总是被伤害最深。但这个社会不能离开善良,犹如生命不能离开空气,哪怕是浑浊、肮脏的,甚或是霾。
  鞋匠胡二立,精艺了几十年,连“哪个男人腰上挂的什么牌子的钥匙,哪家穿的什么尺码的鞋子,有没有脚气”,“四十三码,右脚的那只鞋的后跟开过裂,他用平针缝过五针。还有,穿鞋的那人走路时,重心有些外向。因此,鞋底的外侧的磨损比内侧更厉害些”……都如数家珍。正因为见多了各式各样的钥匙、鞋子,“品味”了许多不同凡“香”的脚臭,见闻了太多人性复杂经历、故事,使得他几乎成了一位高僧,看透了凡世琐事,不屑于沉湎无聊红尘人生,所以他“只顾挣他的钱”,对娶媳妇的事再也不曾“热心”,蓦然就到了不惑之年。
  他默默坚守着自己卑微、单调、被人忽视也经常被人调侃的行当,用有一只患过小儿麻痹症的双腿支撑着自己的操守,在毫不起眼的生活夹缝中苟存。但他始终守口如瓶,扼紧麻城鲜为人知的秘密和隐疾,于幽微的人性光芒中坚守着做人的底线。他不是警察,不是城管,也不是传道士,他只能小心翼翼地禁锢着自己的眼睛和思想,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尽量维护着麻城的平安、安然和稳定。
  然而,孙裁缝和那女人的“故事”,却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他“心里咯嘣一声,像有一支干柴被折断了”;“那一刻,他觉得他的胸口像有人在用刀子在割”;他“捧起那双鞋翻来翻去地看,一边看,一边摇头”。他深知:说出了真相又能怎样?一旦打开潘多拉盒子,灾难如约而至,可能有人会残、会死,有些家庭要破裂、会消亡……但胡二立心底没有泯灭的人性让他深感愤懑和内疚,于是他终于在某一个早起无人的凌晨时,在孙裁缝的“脑门”上书写了他的“罪状”,那也是他不屈的讨伐“檄文”:用自己的善良和怜悯,对他进行了隐秘且痛快淋漓的、深刻且痛恨的审判。同时又在无奈人性的隐忍和道德的桎梏遮挡下,他带着伤疼,用小木车拉着他的行头,离开了这纷乱荒芜的麻城,去寻找理想中的净土和尘世。可在如今物欲、人欲横流的人间,真有这样的净地吗?
  《鞋匠胡二立》正是一幅人间万象的缩略图,寥寥数语中景象万千,立意深远,文短意长,足见作者的高深布局和炉火纯青的精湛技艺。素描式的平白叙述,几乎也没有让人物说出一句完整的话。文本语言独到精炼,字字如珠玑,言辞深沉如厚土。生活气息那火烧火燎的烟土味扑面而来,值得人细细品味、咀嚼、反刍。如人们纷纷戏谑他偷配了人家寡妇门上的钥匙,在麻城后边的小树林里,他也亲密接触过一位姑娘,这些都让小说深具泥土和人情味,真实又不失流俗。而“想从胡二立的嘴里叼口饭吃”,“可时间不长,就偃旗息鼓了”,“好像钱能当腿用似的”,“他的身体就跟一团软泥似的”,“就像拉着一只小狗一样”,“小木车的车轮从街道上滚过时,发出轰轰隆隆的声音”,“一直走着”……这些精准形象的句子让人臻品一样把玩不已,舍不得放下。
  “世界看起来很平静,胡二立的心里却是翻江倒海。”我们读者的内心早已是翻江倒海。但他却最终做了几只寓意善良和童心的风车,用来平静这风浪不止的人世,以让自己的内心平和下来,波澜不惊,离开这个貌似和气、温顺、温暖如春的麻城,在行走中平衡的坚守着一个“人”的底线,内心里死死扼制住那个盒子的顶盖,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