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了富平银沟遗址的最新考古成果,专家判断银沟遗址就是唐宋富平县城——义亭城所在,这处繁荣了六百多年的工商业城镇遗址,是我省考古发现目前国内仅存一处完好的唐宋县城遗址。
银沟遗址位于陕西省富平县县城东北角,是一处唐至元代的大型综合遗址,以城址与制陶窑场为主,另有其他种类手工业遗存分布,并有普通的居址、寺庙遗迹等,分布面积约2.3平方千米。
2012年、2016-2018年,考古工作者两度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掘1400平方米。从发掘的地层可看出,唐代、宋代、金元时期,这里都有人类活动遗迹。
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于春雷副研究员介绍,银沟遗址范围内分布有两组壕沟,其中北部的壕沟接近于封闭的长方形,有可能是城址,或者类似的遗迹。南部的壕沟由一条东西向的壕沟与一条南北向的壕沟组成,两条壕沟的东北端垂直相接。另外,在两组壕沟之间分布有两处成规模的陶窑炉群遗址。
“文献记载,唐开元年间,将富平县治从石川河北岸(今城关乡古城村一带)迁至义亭城(今旧县村,即银沟遗址),至元末又迁至窑桥寨为止。这一遗址与文献记载唐代至元代的富平县城地理位置完全一致,所以判断银沟遗址就是富平县城———义亭城所在。”于春雷说。发掘显示,在唐代,这里曾有发达的手工业生产。到宋代,该区域成为居民区。“根据遗址出土大量精美的耀州窑瓷器和大量制作精良的陶器,显示这里在宋代有繁荣的商业活动。”
考古发掘显示,南城址使用时代从唐代至元代,一直是手工业区域,手工业以制陶业为主,而且相当发达,其制品质量上乘。陶窑出土有唐代兽面砖、鸱尾等高等级的建材,还有产品供定陵陪葬墓之节愍太子墓中随葬所用。
银沟遗址包含有围沟、居址、建筑基址、手工业区、墓葬区,能反映当时县城及底层人民的生活生产状况,对研究丰富唐至元代的社会生活经济等方面是极好的基础资料。
该遗址是目前仅见的一处保存完好的唐宋县城遗址,能反映唐宋变革期县城及居于其内的普通工商业者的具体情况。尤其是对于研究富平县的工商业与京城长安、帝陵及耀州窑的关系有重要作用。
文化艺术报记者 梁飞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