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报讯 近日,陕西省考古人员在榆林石峁遗址皇城台的护墙中,发现大量精美的石雕。让人吃惊的是,这些史前文明的石雕描绘的兽面纹和中国青铜文明最发达的商周时期图案有很高的相似吻合性。
榆林石峁遗址是我国已知龙山时期最大的古城遗址。考古人员在发掘皇城台时,在护墙里发现三十多件精美的石雕,有人面、动物、神兽等题材,一些呈对称分布的兽面纹,体现出成熟的艺术构思和精湛的雕刻技艺。专家判断,这些石雕可能来源于一座神庙或其他大型建筑,是作为外立面的装饰来使用的。它们原本的位置可能并不在这里,是在修葺皇城台的时候嵌入护墙中间,与石峁砌墙时放置玉器、用人头祭祀的精神内涵相同,代表了石峁人的一种精神寄托。
考古工作人员认为,石峁皇城台集中出土的石雕或许与东北地区早在兴隆洼文化时期、红山文化时期出现的石雕人像共同构架起中国北方地区的石雕“传统”,在中国史前文明中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因素,影响到“后石家河”玉器、二里头绿松石“龙”,甚至商周青铜礼器的艺术构思和纹饰风格。石峁石雕与中国西北甚至中亚地区“草原石像”之间存在的某种“关联”,或为四千多年前欧亚草原文明东西交融互动的重要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