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清晨,当我从报话大楼前走过,就会听到一阵悠扬的钟声。这钟声是以《东方红》的乐曲开始的,接着铿锵有力的钟声有节奏地鸣响,然后缓缓向四周弥漫,古城西安城墙之内各个角落都听得清清楚楚。
报话大楼的钟声催人奋进,令人鼓舞。街头上班的人们把北大街变成一条奔腾的河流,有骑电动车的,有骑自行车的,还有南来北往,穿梭不息的公交车、小轿车,像追赶一个既定目标,风风火火地向前奔去。这匆匆忙忙的人流、车影,构成古城西安一幅生气勃勃的街景。
有一次,我驻足在西华门十字,望着报话大楼的巨钟,看着街道的建筑、树木、行人,我忽然觉得古城变年轻了、美丽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加快了。上班的人群行色匆匆,有的手里提着早餐,有的握着手机,大步流星地赶往自己的工作岗位。
记得三十多年前,我入住这座城市时,街道上还有许多低矮的瓦房,道路也不甚宽敞,人们行走的脚步也不那么急促。而今,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北大街成了一条鲜花大街,桂花树成了一道亮丽的街景,街道的建筑焕然一新,路底下还有地铁在通行。这交通工具的改变,让古城又向前跨进了一步。
聆听着报话大楼的钟声,我遐想无限:公交车上的人们,他们是去高新区上班,还是奔向空港新城;他们是去南郊的航天基地,还是去经开区建设新的厂房;还有骑电动车的姑娘,你是到曲江池畔打工,还是到电脑城接待新来的顾客。街道上车影重重,行人步履匆匆,人们在这钟声的鼓舞下,个个显得朝气蓬勃,精神焕发,好像要和时间赛跑似的。
我有一位搞建筑的朋友在西咸新区上班,他每天早早起来,开上车奔向工地,他是单位最早上班的人。我问:“为什么每天去得那么早?”他说:“时间不等人啊,西安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丝绸之路新起点,大西安要发展,建筑是先行者,不争分夺秒不行呀!”这话掷地有声,说得多好啊!陕西是“北京时间”的故乡,作为时间源头的陕西人,怎能不走在时间的前面!
报话大楼的钟声又响了,我觉得这钟声仿佛不是从报话大楼的塔顶传来的,而是来自历史的深谷,岁月的长空。是啊,它是历史的回声,是古老长安钟声的延续,它和着钟楼、大小雁塔的钟声,一起组成这雄浑悦耳的交响。这钟声回荡在古城的上空,震撼着人们的心灵。钟声里,有多少建设蓝图在绘制,有多少高楼大厦在崛起;钟声里,又有多少智慧的大脑在思考,多少科研攻关的成果在诞生……钟声是奋进者的歌,钟声是时间流淌的河。
“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这是当年杜甫曾经写下的诗句。今天,当我们听到这钟声,吟咏这诗句,再想想我们所处的时代和承担的重任,就会觉得每一个人,在这历史与现实的坐标系中,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拿出什么样的姿态,作出什么样的业绩。
听吧,新年的钟声敲响了,下一个改革开放40年已正式开启,行走在改革开放的春天里,每分每秒都是新的,每分每秒都在和时间赛跑着。过去,我们把“静止的时间”雕凿成“起伏的历史”,今天,我们要在时间的长河里再创造新的奇迹。让我们以钟声作为起点,脚踏实地,放飞梦想,胸怀憧憬,面向未来,去拼搏,去奋斗,去奉献,谱写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壮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