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浩(左二)与汉中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春丽(右三)观看艺术成果展 2018年11月7日,陕西汉中市26人组成的文学艺术家代表团,到达“江海明珠”江苏南通市,展开了两千年来两市第一次文学艺术的交流与握手。
我们首先来到高高矗立于城中的文峰塔,登塔瞭望,南通市尽收眼底。远处,高楼林立,井井有条,长江如带,烟雨苍茫;近处,濠河如丝,缠绵城中,江北水乡,清纯古香;尤其塔下两院仿古建筑格外雅致,那是南通市征地10亩、投资近亿元建成的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办公场所。进入院内,各类文学艺术活动正在开展,让人一下融入了南通优雅的艺术氛围和富足的文明之中。
第二天一早,在宽敞高大的南通市中心美术馆,汉中市委宣传部和南通市委宣传部主办、两市文联承办的“张骞故里·江海明珠”汉中·南通采风创作美术书法摄影成果联展,隆重拉开了帷幕,随着汉中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春丽和南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浩共同按下水晶球,在热情友好的掌声中两市的文学艺术交流也进入了高潮,让空灵雅致的江海文化与粗狂豪迈的秦巴文化进行了历史以来第一次握手和碰撞交流。
文峰塔·古汉台千年的握手
南通市的文峰塔,是江海之滨南通市标志性建筑。文峰塔刚建成,南通先后出了近百个进士和两个状元,成为美谈。现在,南通市有很多建筑、单位、街道都冠以文峰之名,可见这个江海城市对文化是何等的重视与崇拜。
古汉台则是处在汉中城内高不过10米的汉王刘邦行宫。刘邦是距南通不远的江苏沛县人,公元前206年,刘邦与项羽相约攻秦,先入秦者为王。结果先灭秦的刘邦在鸿门宴中被贬封为汉王。刘邦退居汉中后,利用汉中金甄玉盆和天府之国的地理优势,筑坛拜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一举打败项羽而成为汉朝开国皇帝。自此,才有汉朝、汉水与汉中,汉人、汉族、汉文化。开辟了汉中历史文化新篇章和“两汉三国·真美汉中”的新辉煌。
10年前,无锡与汉中结对帮扶,我来到江苏无锡梅园伯渎河南岸泰伯庙,无锡市文化局局长介绍,这是当年泰伯奔吴的见证。
《史记·吴太伯世家》载:“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季历贤,太王欲立季历为王,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吴,文身断发,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文王。太伯奔吴,自号勾吴,从归之者千余家”。太伯奔吴带来了先进的周秦文化,促进了吴越发展,被尊称吴太伯,又称泰伯。
从泰伯奔吴到刘邦在汉中称王灭秦,到今天苏陕交流与对口支援,清秀的文峰塔与浑厚的古汉台在文化上早已丝缕交织。我愿这种千百年来的自然交融与撞击来得更快些、更猛些,就像乘飞机一样,在一两小时之内两地就紧紧握手、亲密相拥,无须千年万年,迅速无缝对接,让两地差异缩小,同步步入大同世界,实现共同梦想。
张骞·张謇开拓的热土
张骞、张謇,是汉中和南通两个代表性人物。
张骞是出生在秦岭巴山之间汉中市城固县博望镇白崖村人,西汉初任朝廷侍从官。
西汉建立后一直受西北方匈奴侵扰,如何遏制匈奴骚扰成为朝廷首要任务。公元前138年,听闻大月氏有报复匈奴之意,汉武帝募使通大月氏,夹攻匈奴。
张骞凭借秦岭、巴山和汉水养育的“为人强力、宽大信人”的优良品质,欣然揭榜应招,率百余人出使西域。被匈奴扣留十余年,但始终秉持汉节。公元前126年乘匈奴内乱逃脱,仅剩下张骞和堂邑父二人回到长安。
在此之前,中国对西域仅凭《穆天子传》的传说去了解。汉武帝将张骞所掌握的西域情况迅速应用到战场,遏制匈奴,收疆扩土。随后,汉武帝三次派张骞随军开拓西域和探访西南夷,使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凿通了中国通向西方陆上丝绸之路。
张骞出使西域,比西方探险家哥伦布早1500年,是中国历史上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从此,新疆及其以西大片土地开始纳入中国的版图,展开了东西方贸易与先进文化交流,促进了东西方科学文化交流与进步。使中国从汉代至清初一直成为世界强国,把中华民族雄风撒向世界。
张骞出使西域开疆拓土能够成功,也反映出他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这对于今天及其将来也极具借鉴意义。
10年前我去欧洲访问,在多瑙河畔的布达佩斯,欧洲导游介绍,现在匈牙利人大多都是中国北方匈奴随贸易和战争迁徙而来;在意大利罗马乃至整个欧洲,自西汉中期开始至清末,从皇帝、王公大帝、富商至一般贫民,都对中国的丝绸和茶叶钟爱有加,可见丝绸之路对欧洲影响之大。然而,到了清朝中晚期,清政府闭关锁国,中国对欧洲贸易严重超出,1840年欧洲列强只有用坚船利炮发动“鸦片战争”轰开中国的大门,将中国沦为任人宰割的地步。
这时,谁能让一方平安与发展,谁就是上帝、就是神仙!
1853年7月1日,南通市常乐镇出生了一位农民的儿子张謇。这个非名门子弟冒名考取秀才遭软禁,不得已投奔军阀,结识了袁世凯等要员;在随军朝鲜平乱时起草了《条陈朝鲜事宜疏》等主张强硬政论文章,引起了光绪帝师翁同龢、北洋大臣李鸿章和两广总督张之洞的关注,争相礼聘,但他决心靠自己苦读名正言顺地踏入仕途。
张謇前后5次江南乡试均未中试,四次参加会试均遭失败。一直奋斗了26个年,进出科场20多次,在1894年特设甲午恩科会试中才考出一等第11名,翁同龢让慈禧点为状元。恰此时他父亲去世,须回家守制三年。1898年张謇回京销假,正值“百日维新”失败,革新保皇派翁同龢被罢官,张謇目睹了官场险恶后,他借故请假南归,决定兴实业、办教育,为病弱的国家寻找出路。在两江总督张之洞的支持下,在南通唐闸创办大生纱厂,1901年起又围垦荒滩,建成10多万亩纺纱厂原棉基地。随着资本的不断积累,张謇又创办了广生油厂、复新面粉厂、资生冶厂等,逐渐形成唐闸工业区;同时,兴建了天生港、发电厂,修通城镇间公路,使天生港成为当时南通的主要长江港口;他还创办和引进应用西方邮政、电话、电灯、电子钟等现代文明成果,最鼎盛时期创办实业20多个,掌握现金多达两三千万,成为中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基地之一,让几百万人从原始农业一步跨入现代工业文明。
通过实业救国,激发张謇教育强国的抱负,到1922年先后在南通创办了370多所小学、中学、大学、专科学校和职业学校。他还创办了博物馆、气象台、图书馆、更俗剧场等一批公益事业。如今的南通大学、东华大学、江苏农学院、扬州大学、苏州大学、上海航务学院等院校前身都由张謇发端;甚至当今整个南通市区母体和骨架与内涵也与张謇密不可分。难怪在南通交流的三天里,刚刚上映的6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张謇》主演吴培军,在陪同我们时一直还没有完全走出剧情,不时还会自发向我们展现一下张謇毕生实业救国、教育强国抱负的精彩片段。
民国开始张謇任中央教育会长、江苏议会临时议会长、江苏两淮盐总理。1912年任南京政府实业总长,又任北洋政府农商总长兼全国水利总长,可谓三朝为官。但目睹列强入侵,国事日非,他毅然弃官,全力投入实业和教育救国之路。1922年,在北京、上海报纸举办的“最景仰之人物”民意测验中,张謇得票数最高,把他推向了人生顶峰,这一年他正好70大寿。
夜幕降临,当你来到南通城内濠河上畅游,两岸金碧辉煌的主体建筑仍然是100年前张謇的实业与教育成果的结晶,流光溢彩的景象还是著名的AAAAA景区,使人赞叹不已;来到唐闸工业园,100年前的工业厂房等建筑依然端庄矗立,所不同的是这里已变成了“1895文化产业园”,把工业文明转化成现代文化,继续接力传承。
100年前张謇的实业最后虽因经济危机而衰落,他儿子评价他是“最伟大的失败英雄”;我以为张謇是清末民国初最伟大开拓者和状元实业家。他与张骞不同,当时张謇身后没有强大的祖国,而张骞的成功恰恰在他身后有一个强大的汉朝;我们不能用简单的比较论英雄,我们更应该用时代的背景论成败。今天,我们更需要这样有开拓进取的文化名家投身到“一带一路”开路创业!毛泽东主席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说:“轻工业不能忘记海门的张謇”。
1926年8月24日,张謇在南通病逝。出殡之日,万人空巷,全城民众都去送行;近100年后的今天,人们为张謇建起了高大上的纪念馆,其祖屋、故居、别墅都保护得完好如初,也许这才是对张謇的最好评价。
在南通,人们至今认为张謇就是上帝、就是神仙!
到南通,不能不识张謇、狼山、濠河。这城、这水,都离不开张謇。
看南通,就是看一人、一山、一水,足矣!
汉江·长江永久的交融
南屏巴山北依秦岭的汉中,贯穿着一条与天上银河相对应的汉江,被称为“天汉”,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江淮河汉”。
比长江黄河还要早七亿多年的汉水,是中国最古老的大河,拥有200万年到5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群,内涵120万年前的旧石器文化到现代历史遗存的龙岗寺遗址,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为长江以北中国最早的人类遗迹。
《诗经·汉广》中反复吟唱过一个汉水女神,后来汉中真还出了一位倾国倾城的美女褒姒。汉代汉中李固三朝为相、诸葛亮屯兵汉中七出中原等都传为佳话。
汉中西部的略阳县和宁强县还有一条长江流域面积最大的支流嘉陵江,嘉陵江与三皇密切相关,也给长江注入了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
汉江和嘉陵江这两大长江支流都源于汉中,最后都汇入长江,流过南通奔向大海。这说明自古以来长江、南通与汉水、汉中就有撇不清的渊源。当今,汉江和嘉陵江仍然是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最便捷的连接线,两地结对是“一带一路”的最佳组合。
而“据江海之会、扼南北之喉”的南通市,是江苏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海上丝绸之路货物集散地。过去由于张謇的开拓进取,在中国近代文化科教史上创造了“七个第一”,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城”,至今已有47名南通籍国家两院院士。2017年,南通市人均GDP达到105903元,进出口总值2360.2亿元,其中,出口总值1691.9亿元,与22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进出口贸易关系,早已搭上了海上丝绸之路快车,步入了内外向经济比翼双飞的发展格局,实现了小康。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10名南通市体育健儿参赛,就获4金1银1铜奖牌;2012年,在世界比赛中又获5个世界冠军。南通市北部土壤硒含量较多,加之临江达海的自然气候,百岁以上的老人近2000人,平均10万人中就有百周岁以上寿星14人,80-90周岁人口达35万人之多,更是全国著名的健康长寿之乡。
汉中市2017年人均GDP为34682元,仅是南通市的三分之一,虽然有“秦岭四宝”等优越的自然环境,但仍以内向型经济为主,目前还是秦巴山区集中连片贫困区;全市至今仅有三名全国两院院士和一个全国体育冠军。
这是江与海的差距,这是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间的距离。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江河互融通,同饮一江水。汉中·南通作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源点,一江一水始终相连,为何如今却有较大的差距呢?除了历史地理的差异外,更应该反思我们在思想上的距离。
汉江长江永相通,嘉陵长江相汇合,汉中和南通应永远把思想和心智交融一起,紧紧握手,携手并肩,多互通,多交流,把一带一路联通,才能借船出海,海陆互补,同步向前,实现梦想,走向复兴。
汉中·南通没有结尾的结尾
三天的南通之行,行程满满,南通市文联精心安排,让我们进工厂,到农村,看文化,走江海,谈对接,建友谊,可谓别具匠心地启迪心智。
整个行程中,汉中市文艺采风团团长、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贾连友听得最认真,看得最细致,没有一分钟走神,没有一刻钟离队,总想把南通精华吸进心胸,融会贯通,应用于未来。汉中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春丽到达南通兴东机场,一下飞机就叮嘱大家遵守纪律,树立团队形象,展现汉中人的文化素养,虚心学习南通市先进经验,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学艺术精品,以激励汉中人民加快发展奔小康步伐,增强实现中国梦的自信;副部长曾燕燕不仅当好领头雁,还要与南通协调对接,总想为艺术家提供良好创作氛围;各位艺术家都从不同角度解读南通,对照自我寻找创作题材。
过去我曾多次走进江苏,也曾走遍全国所有省市,探访过数百个县区,浏览过20余个国家地区的历史文化。但三天的南通市文学艺术之行,是我人生中最深刻的一次人文交流。江与海,山与水,南与北,总有各自的优劣;省与省,市与市,县与区,也有各自的特点。但已跃为陕西省第二经济强市的汉中,与海阔江宽开放的南通纵向比,仍然还有距离。
我们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盲目自大,疲沓应付;更应该借船出海,增强自信,撸起袖子,追赶超越,才是新时代的最强音。
站在南通启东市圆陀角面江向海,海没有边际,水没有藩篱,空中没有界限,人心充满了朝气;蔚蓝的大海与世界各地相通,海风、海水、海浪一浪高过一浪,一波推着一波;宽阔的长江把上海经济核心区联结,铁路、公路、航路路路贯通,条条海路、水路、陆路抵达内陆。这是南通的优势,更是南通的骄傲。而纵观汉中,秦岭巴山相拥,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山山看不断,绿色连成片,溪水汇成泉,前景更好看;周边三省8市相连,山路,水路,电路,信息路正在拓通,也有沿边、沿水、沿山优势,还有千万年积淀的内陆文明与“两汉三国、真美汉中”的骄傲。但我们重在内部使劲挖潜,没有完全敞开市县区大门,扯开沿边藩篱,打通通边、通水、通海路径,让外边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涌进,扮靓我们亮点,把自己的库存和优势推出,借船出海。
我期待,汉中·南通跨越千年的握手与对接,定会描绘出美丽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