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
发布日期:2018年11月09日
延安中国红色书店:转型升级中的锐意变革
延安中国红色书店:转型升级中的锐意变革
  书店内的陕北腰鼓雕塑已经成为游客和市民的“打卡”圣地
  签售活动
  开业至今,“朗读者”活动从未间断
  书店内部陈列大气、美观
  为读者提供舒适的阅读空间
  1937年,在延安清凉山下一间简陋的窑洞里,新华书店诞生于抗日战争的烽火里,红色基因赋予了新华书店艰巨的历史使命,镌刻在山石的“新华书店”四个鲜红大字历经风雨,依然熠熠夺目。80余年后,在延安市最繁华的地段,矗立起一座恢宏现代的“中国红色书店”,成为延安又一个靓丽的文化地标。

  红色基因唤起探索经营新模式
  “延安中国红色书店”,也叫新华书店。书城门前精美的Logo石雕和招牌之上一尊巨大的党旗雕塑,吸引着众多读者和游客进店参观、购书,也重新唤起了大家对新华书店的感情。可是,没有人会想到,仅仅在几年前,这家新华书店还是另外一番景象:建筑低矮陈旧,不足6000㎡,基本都是上世纪80年代修建的,不成规模,与周边现代化的市容市貌格格不入。
  “不破不立,破而后立”。2011年,延安市新华书店调整改进工作思路:整合和规范主营业务的稳步增长,开拓和促进新增业务的持续发展,整顿和理顺房屋出租的效益提升,盘活和开发地理优势的黄金效益,实现经营规模和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延安市新华书店积极推动“延安中国红色书店”项目建设,期待在文化体制改革道路上探索出一套全新的经营模式。2016年10月项目竣工,地下1层,地上15层,建筑面积近2万㎡。1、2层为“延安中国红色书店”书城,15层为办公区。其余的3—5层商场、6—8层高位停车场、9—14层写字楼现已全部出租。北关书店旧址开发返还的2253㎡商场也已出租。
 
  转型升级的“延安中国红色书店”书城
  一次大刀阔斧式的项目开发,带动了企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场革故鼎新、求新求变的转型升级。而转型升级,绝不仅仅是场地的简单装修改造,而是包括思想、形象、营销、服务等方面的全方位升级。如何在互联网时代,转变实体书店传统的经营模式、门店环境、服务方式?如何将读者重新拉回到新华书店,以新的吸引点服务好读者呢?延安市新华书店在实践中摸索,在探索中前行,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在形象、营销、服务、销售等方面锐意革新,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而惊喜的答案。
  思想升级。“延安中国红色书店”大楼建成后,积极筹划书城的建设。邀请国内著名文化产业策划专家、书店空间设计专家三石先生为书城策划设计。最终决定将书城设在大楼的1、2层。专家对书城的定位、特点、服务、业态等方面作了全面阐述和讲解,让全体员工思想升级,转变观念。
  形象升级。在空间布局上根据读者的年龄、喜好、消费能力划分区域,将文化关联产品和图书进行结合,设置了红色文化图书区、休闲阅读区等,把书城打造成为了一个集学习、休闲、娱乐、社交、购物、体验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生活中心。“以红色为主色调,从宣扬红色文化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客流分布、平面布局、书架分布、灯光强弱、绿化景观、特定区域、背景音乐等因素”作为书城环境设计的中心思路。书城环境的升级使前来的读者和外地游客们赞不绝口,已成为延安读者的一种时尚。
  营销升级。在图书销售上,收集和陈列所有关于“红色文化”的图书,以满足普通读者及全国各地红色文化研究者的需求。增加了业态服务,销售文化用品、红色文化系列文创产品、红色文化旅游系列产品,突出书城的互动体验和文化休闲功能,把书店打造成延安市的文化会客厅。同时,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主题和公益活动吸引读者,开业至今,“朗读者”活动从未间断,现已举办了562期,深受群众欢迎。同时举办了名家签售会等活动120余场,提升了书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服务升级。在思想上,时刻铭记读者是书城永恒的上帝,服务是书城永远的追求。在行动上,尊重每一位读者,抛弃了原来划分柜组的制度,实行首问负责制。书城经理每天一一浏览“读者意见簿”,并根据意见限期整改。同时,成立会员服务中心,为会员办理VIP卡、储值卡、打折卡等,实现全部商品一卡通,为会员提供更多的优惠便利和售后服务。
  员工升级。着力培养人才,重视员工队伍建设,委托人力资源公司先后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14名优秀图书管理员,从县公司调来两名员工,补充了新鲜血液。
  制度升级。通过出台《关于“延安中国红色书店”书城建设的指导意见》,对书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书城队伍建设等方面做出了严格的要求,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一是人事管理制度。在薪酬分配、优秀评比等方面执行严格科学的考评制度,通过客观评价员工的工作绩效,建立了奖惩机制和合理价值评价体系,实现合理分配价值。二是日常管理制度。修订了书城《考勤制度》《员工服务规范》《经理岗位职责》《图书管理员岗位职责》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管理责任进行了细化量化。
  销售模式升级。“线上线下”融合是当前销售模式的大势所趋。通过成立“线上销售”工作领导小组,全力推进官方网店的建设,依托“有赞”系统,建立健全电商体系。5月20日,延安市新华书店官方网店正式试运营,成为了我省新华书店系统首家开通“线上销售”的公司。截至目前,网店累计上架图书、土特产及文创产品4500余种,销售额10万元。 

  “红色革命文化主题书店”取得双丰收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转型升级固然存在各种困难和些许阵痛,但越过崎岖的山丘,才能望见最美的景致。自2017年开业以来,该书城以丰富的图书品种、鲜明的文化特色,在满足读者多样化需求的同时,为延安市民打造了一个复合式文化空间,平均日人流量近2000人次。这也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历史场景感最强的红色革命文化主题书店。2017年,书城取得销售收入822万元,较上年增长532%;2018年至今取得销售收入1000万元,已完成今年书城销售任务,较上年同期增长128%。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取得了双丰收。
  书城的转型升级赢得了社会各界和业内行业的一致认可:先后获得“全民阅读基地”“全国百佳文化地标”“2017年度特色书店”“多元文创经营标杆书城”等荣誉称号。荣誉更能激发前行的信心,转型升级永远在路上。
  11月7日,延安市新华书店党委书记、总经理姚福明,在新华书店转型升级及教育装备业务推进会上,将瞭望的目光放得更远:将延安中国红色书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的红色书店,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发挥新华书店宣传主阵地与发行主渠道作用,为“集团强大、单位富裕、员工幸福”这一目标贡献力量。文化艺术报记者 魏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