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2018年10月12日
  常有一些人既爱好书法,平时习字又很卖力,然而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大多数是方法不对头,把精力花在瞎忙上了。我们知道,不论学习什么,方法极为重要。方法犹如走路时的向导,不得法必定会走冤枉路,后悔莫及。最糟的是学了一套错误的方法,形成坏的审美情趣,养成顽固的恶习,难以改正,这就叫先天不足,误入歧途,阻碍进步,即使后天再矫正,非常之难矣!那么何谓学书的正确方法呢?首先,我们必须懂得书法是传统艺术,它源于古人,接替传承,历史漫长,方法经验丰富,又不断创新发展,为后人学习和继承总结出了一整套完美的学习方法和程序,即:执笔之要领、坐立之姿势、用笔之方法、组字之结构、章法之布局等。具体做法是:其一,遵程序:先学楷,后学行,再学草书及篆隶。步步打稳提技能,循序渐进成大器。其二,重临帖:多读帖,精对帖,重背帖,逐步升华,以达得心应手取其精髓。其三,强修养:博学文,广见识,增智慧提高书法作品之情趣及艺术感染力,无文化修养者只能成为“字匠”。
  博采——成功之良师
  书法不单纯是汉字书写,它是一门学问,一种文化,一门艺术,更是一种社会文明。从古到今,历史源远,流派繁多,书风各异,名家辈出,高手林立。古代书圣王羲之,当代书法大师赵朴初、启功,哪位不是大学者,他们知识渊博,修养高深,永远是书家之楷模。一位书家应该首先是一位学者。故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书家,一要多浏览,激情自开。深厚的文化修养及艺术情趣,是书法艺术的生命和灵魂。只有博学、勤奋、卓识的书者才称得上书家。二是常走访,虚心求教。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自习之外常求教书艺较高的方家、老师及同道,并虚心诚意请教,观赏其书艺表演,可直接地、细微地得其真谛,学其之长,补己不足。三是多看展,开视野。各种书展是百佳书作之荟萃,佳作之汇聚,定有佳作呈现眼前,从中悟其道,得启示,学其法,是难得的好机会、好课堂,定会使你书艺技能大为提升。四是深入姊妹艺术中受启示、得收益。书法是无形之画、无声之乐,绘画中的构图似书法中的章法布白;音乐中抑扬顿挫、激昂轻柔似书法中笔画的起伏跌宕、刚强柔韧,是相通的,相互可得到启示,这些正是古人所总结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经验。
  学书有法,遵法依法,定能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