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中国书坛,“70后”书家是一支生力军,他们年轻、朝气蓬勃、富于激情,给书法这门古老的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应该说这个阵营的崛起,具有较强的冲击力。他们对书法的审美有自己的理解和别样的眼光,更多地融入了美术学的诸多元素,注重展厅效应,强化了直面视角的张力。这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时代气息。
符浩是一位勤奋、聪明、有才情的年轻书家,也是宝鸡书坛70后书家中的代表人物。他为人谦虚朴实,敏而好学,对书法线条的领悟力极强。能恪守传统,独持己见。这一代人受商品经济社会的影响大一些,能钟情于书法已属难能可贵,持之以恒学有所成者为数不多,尤其是作品能屡屡入国展更属不易!“书法自古无成规,妙得神韵即大成”。因此,符浩的成功绝非偶然,源于他长期不懈的刻苦实践和厚积薄发的艺术才情。他的作品气势豪迈,风神潇洒,于灵动中见朴拙,在挥洒中显雅致,酣畅淋漓,让人神清气爽。如果借用古人的话就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去年开始,符浩又埋头于国画山水的学习,在中国美院进修,对沈周、石涛等古代画家的作品情有独钟。虽属初涉画功还显稚嫩,但笔情墨趣跃然可观。自古书画同源,我相信他有良好的书法造诣,如果假以时日国画也一定能有所成就。
书法、国画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文人墨客的精神寄托。就艺术家个体而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恶、有自己的审美观,对艺术的感知也不尽相同。只有百花齐放,才能创造艺术的和谐与繁荣。而只有不断创新,艺术的生命力才能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当然,并非说符浩的书法已经完美无瑕。毕竟他还年轻,难免有时人的影子。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书画艺术之路对于符浩而言仅仅只是起步,希望他不断开阔视野,更多地在古代经典作品中品味和找寻属于自己的书法语言。我相信伴随着他人生阅历的成长和文化积淀的丰厚,其艺术水平将会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