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2018年08月03日
贫穷生活不值得赞美 奋争精神才值得颂扬
贫穷生活不值得赞美 奋争精神才值得颂扬
  “贫穷带来的远不止痛苦、挣扎与迷茫。尽管它狭窄了我的视野,刺伤了我的自尊,甚至间接带走了至亲的生命,但我仍想说,谢谢你,贫穷。”近日,河北枣强县一位名叫王心仪的18岁女孩,在以707分的成绩被北大中文系录取后,发表了一篇题为《感谢贫穷》的文章。在被众多媒体广泛报道并酝酿发酵之后,该文随即也引发了网友的强烈反响和激烈争论。
  贫穷值得赞美吗?很多人在看完这篇文章之后直言“看哭了”。“鲤鱼跃龙门,山窝飞凤凰”的寒门学子励志故事固然感人至深,然而在哭完之后,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一番:赞美贫穷有意义吗?在该文叙述中,王心仪因为家庭贫穷而几乎坠入生活的深渊:一家人的生活仅靠着两亩贫瘠的土地和父亲打工微薄的收入;姥姥被诊断出患有乳腺癌,却难以从拮据的手头挤出救命钱来;自己因为穿着“土得掉渣”的衣服而在班里被同学嘲笑……
  这些由贫穷而带来的生活的困苦,有时候并不是所有人眼中的磨砺和动力。因为,贫穷与成功并不构成前后因果关联,相反,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阻力和障碍:它限制了处于贫困沼泽中的人抬眼远眺的能力,阻碍了深处泥淖而仰望星空的人拔腿前行的勇气。大多数人面对贫穷与困窘的表现是,诅咒贫穷,唾弃贫穷,抑或在悄无声息中被贫穷所击倒。
  贫穷本身毫无歌颂的意义,对困境的反击才颇具价值。《史记》研究大家韩兆琦将《史记》人物精神颇为精当地概括为“忍辱奋争”——忍受屈辱,奋斗抗争。显然,贫穷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并无积极意义,如果有的话,那也只是激励出个人“忍辱奋争”的斗志,使底层生存者在同生活的搏击中,为了尊严,奋斗抗争。而这,才是我们讨论这个话题的意义所在。魏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