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B03版
发布日期:2018年07月20日
如何正确对待传统节日
如何正确对待传统节日
  随着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外来节日悄悄地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并逐渐主导了年轻人对节日的认识。而许多年轻人,忘却甚至开始讥讽中国的传统文化,以至上一辈的人在度过传统节日时,只能哀叹道:天涯何处觅知音?那么在二十一世纪,如何以正确的态度去对待传统节日呢?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一篇篇脍炙人口的诗词,一个个扣人心弦的历史典故背后,凝结的是我国古代时先人智慧和劳动的结晶。而传统节日,正是这些十里飘香的千古佳句的主角。忘记中华传统节日,等于忘记了自己的血统。老祖宗留下的精华我们不但不能丢,而且我们还要将它发扬光大,将它打磨成一颗美丽动人的珍珠,让它傲然矗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各种洋节日也乘着网络的快车,来到了华夏大地。其中有不少值得我们吸收的精华,但也有不少不适合国人的节日。
  著名作家冯骥才认为,国人不应当拒绝情人节和母亲节等适合国人的外来精华。母亲节的主导精神,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讲求千年的孝道吗?而儿童节的思想,不是我们追求的“爱幼”吗?而像妇女节的尊重女性,反对性别歧视以及情人节的自由恋爱精神,不但能够大大充实我们的文化生活,还能剔除掉我国传统文化中“男尊女卑”、“家长制”等糟粕思想。
  但也有一些不大适合国人的节日,例如圣诞节作为一个宗教节日,许多国人并不了解其历史由来,更不了解其目的,就盲目追风,这类现象早已屡见不鲜,让人哭笑不得。
  面对中华传统文化,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融合了外来节日的精华之后,我们定能让我们的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民族文化这片夜空中一颗闪耀的明星,定能让我们的传统文化,成为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