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黄土地上养育出来的人尽管穿戴土俗,文化粗浅,但精人能人如同头上的星星一般稠密。在这个世界里,自有另一种复杂、另一种智慧、另一种哲学的深奥,另一种行为的伟大!”《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这一席话,也是作者路遥所要表达的。在这片让他又爱又恨的黄土地上,有多少令人生畏的纯净灵魂,这里贫穷、无知、落后、顽固,这里丰满、亲切、质朴、使人迷恋。
同样生长于这片黄土地的我,也对这里拥有无尽的深思和不解。相比于外面的繁华,这里似乎过于苍白和寂寞,而相较于大都市的冷漠,这里反而使人踏实温暖。回荡的秦腔和烫心的烧酒,浸汗的毛巾和千层底布鞋,轰隆的腰鼓和酸甜混合味道的黄馍馍,哪一个不是浓缩了黄土地的智慧,哪一个不能使人反复咀嚼内涵深厚。而笔锋尖利的路遥老师,更是用自己一部部呕心沥血的著作,为陕北文化打造了一幅美丽的海市蜃楼,将其原封不动而又更加亮眼地呈现在世人的眼前。高加林的好强、孙少安的忍辱负重、孙少平的坚毅,刘巧珍的善良,田润叶的质朴等等,都是由于这片黄土地上宁静柔和的环境,质朴厚道的异风,使人亲近而温暖,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自然而然地具备了这土地的气质与品格。
而这片曾经极度贫困的土地,也充斥着历史洪流源源不断的文化底蕴,和深厚文化的内涵,使其在精神上伟岸而高大。就像是一位知识丰富的老教授,虽在体魄方面差于年轻人,却拥有雄浑的精神力量和强大的气场,令人生畏。路遥老师作品的描述中,主要承袭的儒家文化,用理性精神来引导、满足,取得情理的某种平衡,灵肉的和谐与统一,一如在这土地上人人唱的《走西口》,既表述别离的情景,而又在千叮万嘱的语气中,渗透母性的关怀与深情。“大路上人马稠,小路上有贼寇。”“在船你船后,万不要坐船头。”从琐碎的事情中将文化、传统、关切全都体现出来。“风寒路你一个人,全靠你自己操心。”在历史中黄土地很长时间都是贫瘠的,劳苦人们不得不奔相远走,去挣钱来养活家中行动不便的老人,离别是悲伤的,劳作是辛苦的。可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为了自己和自己所爱的人而去拼搏努力,这就是千古不变的。很多时候,一旦想起这样的风土人情,我就为自己生长于这片黄土地而骄傲。
秦腔吼不透的川用布鞋趟过,古老的文化贯彻像一条龙魂,风沙遮弥不了黄土地人清澈的泪眼,所有人用心灵成就,这黄土地的奥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