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1版
发布日期:2018年06月15日
破解非遗传承难题需要打“组合拳”
破解非遗传承难题需要打“组合拳”
  三秦大地,人杰地灵。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陕西拥有着门类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名副其实的“非遗大省”。诸如剪纸、皮影、泥塑、秦绣、木雕、布艺、麦秸画、马勺脸谱等等,都是极具个性和地域风情。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陕西省级“非遗”项目总数达到600个,西安鼓乐、中国剪纸、中国皮影戏3个项目更是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记忆载体。事实上,“非遗”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堪为民族精神传承、文脉赓续的重要象征,也是人们坚定树立文化自信的宝贵源泉。把“非遗”传承好、发扬光大,既是对祖先的一种敬畏,也是对传统文化的最好继承。
  令人遗憾的是,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少“非遗”遭到人为破坏或损毁,“非遗”传承也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四条规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也已经于2014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时代新征程,要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遗”,就必须推动“非遗”保护工作规范化、法制化进程,提升保护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培养“非遗”人才,夯实保护传承根基。受多种因素影响,当前一些“非遗”项目仍囿于师徒口传心授、家庭传承等形式,一度面临着失传和断层的困难。从陕西省范围内来看,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的确面临着“人亡技绝”的困境。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专业设计、集中培训、分散生产、统一收购销售方式改变“非遗”传承人的艰难处境。事实上,将这项工作做好,既能够传承“非遗”文化,也可以带动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发挥市场力量,让“非遗”保护更有底气。市场作用是巨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将文化保护与市场推动相结合。借助市场力量,以凉皮、肉夹馍、岐山面、羊肉泡馍等为代表的陕菜也已享誉海内外。对一些偏远地区的“非遗”项目,政府可以考虑在资金上做出扶持,将市场欢迎的“非遗”产品做大、做出规模,保证手艺人与经济收入相匹配,让手艺人劳动与经济收益成正比,推动“非遗”传承、光大。
  借助“互联网+”之力,让科技在“非遗”传承中发挥更大作用。科技改变世界,网络精彩生活。当前科技越来越发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也有了更多路径。比如,可以利用网络元素激发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吸引年轻一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先前“妙趣剪纸”、“哇陶”等手工艺类移动应用出现,就曾掀起一波“非遗”文化保护热潮。陕西可以借助科技力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推向前进。
  与时俱进,让“非遗”更有时代感。“非遗”产生于民间,繁荣于民间,与社会人文、自然等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尽管环境有所改变,但无论是外部扶持还是内生繁衍,“非遗”项目要想在现代社会立足并传承都需要与现代生活有机融合,走进人们的生活。比如,西安鼓乐、中国剪纸、中国皮影戏等“非遗”项目之所以能在今天重现生机,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其经常会活跃在舞台、集市或街头巷尾,在融入时代感同时为年轻人所喜爱。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代表过去,更属于现在与未来,已经成为了蕴藏民族精神的符号基因。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文化遗产。陕西“非遗”有着千百年传承的手艺,兼具历史、文化与艺术等多重价值,更应在培养“非遗”传承人、发挥市场力量等方面打出“组合拳”,重视解决创作、产品研发和成果转化中遇到的瓶颈问题,让“非遗”在新时代更有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