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国宝馆是陕西历史博物馆基本陈列《陕西古代文明》升级改造工作的一大亮点,收藏于咸阳文保中心的西周 体量最大的青铜鼎——淳化大鼎成为亮相 国宝馆的第一件重点文物。之后,陕历博还将以“国宝回家”为题,协调收藏于国家博物馆和其他省外博物馆的“陕西籍”文物来这里展出。 文化艺 术报见习记者 赵凯华/摄 文化艺术报讯(记者 梁飞燕)5月17日晚,作为陕西省“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会场,陕西历史博物馆特面向公众举办“丝路盛世”陕西历史博物馆之夜大型公益文化活动暨基本陈列《陕西古代文明》新展览开展活动。
陕西各地博物馆推出系列活动 在2018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陕西省文物局举办《文物陕西》图书首发、陕西数字博物馆移动馆启动、“我心中的博物馆”有奖征文活动颁奖等活动。
西安碑林博物馆举办《却顾所来径——西安碑林博物馆与世界博物馆日回顾展》,对历年来博物馆日所举办的活动进行集中展示,同时举行“我们的节日”——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教育活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内蒙古师范大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教学实习基地签约,同时举办“馆藏中国对话全球”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化创意大赛高峰论坛暨颁奖典礼。汉阳陵博物院举办“汉风楚韵——徐州汉代陵墓出土文物特展”,并向公众免费开放。
西安市文物局今日联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西安国际保护中心、西北工业大学举办“博物馆公众教育职能发展和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模拟联合国大会”活动。宝鸡市在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举办“雍城考古成果展”开展仪式、“新形势下博物馆社教工作”交流座谈会。在5月17日—9月8日举办“彩耀丝路——唐三彩耀州瓷佛造像精品巡展”。铜川市旅发委今天在耀州窑博物馆举办“青铜之路——宁夏固原春秋战国时期北方青铜文化特展”暨“5·18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活动。渭南市举办一系列主题征文活动,并于今天举行专家讲座与文物鉴赏活动,全市所有博物馆对公众免费开放一天。延安市在延安北京知青博物馆举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展览。榆林民俗博物馆举办“探究古建筑中的榫卯技艺”活动及“九边重镇、明清遗韵、老街印象和古城记忆”为主题的四大展览。神木市博物馆举行第12期小小讲解员招募、第五届讲解员大赛、首届小小讲解员大赛。商洛市博物馆今日和西安交通大学博物馆联合举办“黄土芳华——西安交大博物馆农民画艺术展”。安康市组织全市各级博物馆(纪念馆)鼓励和动员更多公众走进博物馆,参与博物馆文化体验。汉中市博物馆举行王蓬、郭荣章先生新书首发暨赵世钧先生画展启动仪式。韩城市各文博单位今日免费开放,并举行博物馆“进学校、进社区、进工厂”活动。
陕西博物馆总数突破300座
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博物馆是连通当地社区、文化景观和自然环境的纽带。5月15日,陕西省文物局公布,截至4月底,我省文物局登记注册的博物馆共有302座,其中文物系统163座、国有行业博物馆56座、非国有博物馆83座。
陕西是文物资源大省,全省不可移动文物49058处,博物馆总数以年均7%以上的增长率稳步增长。在重点推进西安碑林博物馆改扩建、秦始皇陵铜车马博物馆、陕西考古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改造提升等项目建设的同时,指导各市建设地域文化特色明显的市级博物馆,建成当地的文化地标和文化名片。加强社区博物馆建设的支持力度,基本形成以重点博物馆为龙头、以特色博物馆为支撑、以社区博物馆为补充的主体多元,类型丰富的省、市、县、乡镇、村五级博物馆体系。
据陕西省文物局副局长周魁英介绍,陕西省社区博物馆建设属全国首创。到目前为止,省文物局已遴选27家社区博物馆给予授牌,并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全省拥有国家一级博物馆9家、二级博物馆9家、三级博物馆18家,全省各博物馆年平均举办展览近800个、接待观众3600余万人次。
在全国率先将博物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编写全国首套面向中小学生的地域性历史文化遗产丛书作为乡土教材,成立全国首家“博物馆教育联盟”和陕西青年文博志愿者联合会,开发的“陕西省博物馆教育活动项目库”中有7个项目入选“中国博物馆教育项目示范案例”。每年开展博物馆历史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企业、进山区”等教育活动1800余场次,将博物馆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