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写字,人们常说:“字是一个人的门面”,所以这个规矩和记忆一直伴随着我走到现在。其实,岂止是门面,字如其人,更如其志,如其心。初学书法那会儿,最喜欢墨色在朱丝栏上的那种韵致。始是满足,内心里全是飘然,但那时基本功较差,临习总是拿捏不稳,勉强为之,倒是这种无知无畏的坚持和自信不曾退减,莫名地走到今天,每每感慨:是砚中那一圈圈研磨的无尽弄墨,让我忘记繁扰,让内心有一份安定,懂得了做人、从艺的规矩、分寸。汗颜之余,更感激那些曾在我懵懂的岁月中给予我鼓舞的师友和前辈。这些蕴藏在点画里的温暖,仍在我平日的字里行间散发无尽的光芒,连同我文字的修养,心怀思辨的真知,不断进步,逐渐成长、成熟。直至近年,似乎书写已成为我生命中不可割舍的生活方式。而对当下的状态,无论是每日的功课抚古,书房独处,还是寻找一种文化意义上的栖居与回归,它所呈现的都将是我内心的守望和追求,以及笔短意长的情怀与文心。但这需要耐得住,经得起的执念,与时间的给予。或许十年、八年、或许很长、或许一生……心性的陶养在于自身的追求,书房生活是一本字贴,一个案头,一管笔,数张素纸,一池浓墨,似乎这些总能让我静心,总能缩短内心与古人的距离。临窗挥墨,深情与敬畏,那笃然不定的心确有片刻的安定,然小有一尘未落,便又再续蹉跎,怀旧中的顾盼,前瞻中的徘徊,复古间的法度,宿命下的创造与探寻,书写后的真趣,都在文字点画里温情鼓荡。文字与诗思完成了我情感的传递,又客观赋予我书写更丰富深刻的光辉,在精神的光亮和线质的变幻中,相互表里。日常中的诗心,文心里的日常尽在咫尺的纸上构建。常倚晴窗尽幽趣,愿以盈纸度清欢。黑白天地之中,寂寞无声里,有着一个广袤无垠的世界,有着如初的坚守,有着一梦悠然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