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报讯 5月8日,由中国作协创研部、作家出版社联合举办的陈彦长篇小说《主角》研讨会(现实题材作品系列研讨之一)在京举行。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王蒙,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作家出版社社长吴义勤,作家出版社总编辑黄宾堂,著名评论家李朝全、胡平、梁鸿鹰、施战军、孟繁华、白烨、贺绍俊、刘琼、李国平、张莉、王国平、李云雷、杨庆祥、刘大先、丛治辰、岳雯等评论家与会研讨。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何向阳主持会议。
《主角》是著名作家、戏剧家陈彦的长篇新作。该作首刊于《人民文学》,之后被《长篇小说选刊》《当代·长篇小说选刊》等多家刊物转载,并入选多个年度推荐榜单,广受好评。2018年1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至今已加印三次。陈彦曾三度荣获曹禺戏剧文学奖、文华编剧奖,并获首届中华艺文奖、吴承恩长篇小说奖。
《主角》被认为是一部动人心魄的命运之书,一个以中国古典的审美方式讲述的寓意深远的“中国故事”。其所展开的,乃是一幅复杂世相的宏阔画卷,包含着对人之命运的复杂考量,是一曲文化、人性与时代共筑的人间交响。作者以扎实细腻的笔触,尽态极妍地叙述了秦腔名伶忆秦娥近半个世纪人生的兴衰际遇、起废沉浮,及其与秦腔及大历史的起起落落之间的复杂关联。其间各色人等于转型时代的命运遭际无不穷形尽相、跃然纸上,既发人深省,亦教人叹惋。丰富复杂的故事情节,鲜活生动的人物群像,方言口语的巧妙运用,体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熟稔和叙事的精准与老到。作者笔下的世界,不乏人世的苍凉及悲苦之音,却在其间升腾出永在的希望和精进的力量。该作因此被认为是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重要收获。
李敬泽认为,如何描述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社会震古烁今的变化,是摆在作家面前的重要问题。《主角》写个人与时代的关系,并在大的时代环境中塑造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作品丰沛、饱满,通过对具体的,充满性格力量的人物群像的塑造,写出了时代的基本面向。其经验值得认真探讨。
《光明日报》文艺部“文学评论版”主编王国平认为,作者为忆秦娥编织了一个严密的关系网络,几乎每一个人都是有用的,后边都站着一群人,都代表着一种社会力量或社会现象。因此,该作成为当代历史进程的一部文学化的百科全书,最终显影出的是一个丰富而驳杂的当代中国。
何向阳最后对研讨会作了简要总结,她表示,《主角》是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现实主义题材系列研讨的第一部。对陈彦的《主角》的研讨,对于新时代如何加强现实题材创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