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B03版
发布日期:2018年04月20日
父亲的故事
父亲的故事
  本文作者的父亲张榜勋。
   全家福。前排右三为作者的父亲,左一为作者。
  父亲不光关心我们的文化课学习,对教我们如何做人也是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小时候,他常给我们讲自己如何勤奋学习的故事;后来,他又常讲如何珍惜工作,忠于职守,用自己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工作上要不怕吃苦、不怕吃亏,无论什么情况下,搞好工作都是你的安身立命之本,而且当你被误解甚至冤枉时,一头扎进工作,也许会化解心中的忧愁,找到生活的价值与快乐。
  他执着于向善向上的人生追求。我曾在父亲的笔记本里看到这样一些联语:窗外有竹春常在,室内多书趣无穷;落花无情随水去,嫩笋有志破土出;无欲之人常快乐,积善之家有余庆;权倾世人难活百岁,富甲天下难免一死……这些人生箴言或许昭示了父亲一生的情趣和心志。
  又是一个中秋节,父亲已是93岁的老人了。风风雨雨近百年,父亲的一生,既普普通通,又含英咀华;既简单平凡,又包罗万象;既平顺不惊,又坎坷迭宕。所以,长久以来,我总想记录下父亲的人生历程,可往往由于内涵的广博,而不知从何入手。 

  
  父亲于1925年生于一个乡村土地主家庭,之所以说其“土”,是因为这个家族是从四川巴中逃难至汉中,经过四代人七八十年的勤劳打拼,从一贫如洗直至拥有近千亩土地,成为了当地有名的大地主。对贫穷有着深切的体验,拥有土地是其梦寐以求的目标,勤劳、节俭、诚实、保守是其处世立业的根本。
  大约清朝同治时期1850年左右,我的先人张正书、张爵书两兄弟率领全家十余口人从四川巴中逃难至汉中,先落脚于南郑兴隆乡象鼻崖天宝寨附近的深山老林里,在一处坡地上盖了几间茅草屋避风遮雨,租了十几亩山坡地为生。初到异乡,日子过得十分凄惨,同治一至五年,汉中大旱,四年多未下雨,靠野菜树皮充饥,八个儿女饿死了五个,只剩年龄大一点的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后经辛苦劳动,省下了几石粮食做押租(租地的质押),才从山里出来,搬迁到离当地的大集镇牟家坝较近的牛前沟,从一家佃户手中分租了二十多亩旱地来种。自此,我的太爷经常到镇上打工,因为踏实肯干,人又厚道,久而久之,被镇上一户姓罗的殷实农户看中,将其女儿嫁给了我的太爷。太婆常对子孙说,她结婚时,家里连一对完整的木桶都没有,而靠一只桶和一只顶罐挑水生活,做饭用的都是村里的铁匠铺施舍的烂了一小半的破铁锅。
  我的太婆十分贤慧,虽不识字但通情达理,泼辣肯干,而且还持家有道,全家租种别人的土地每年能落下两千斤粮食,基本解决了吃饭问题,靠挖蕨打粉、纺线卖纱、种经济作物、打工,既解决了家用,也逐渐有了一点积蓄。 
  然而,这期间发生了一件事使全家受到了很大刺激,我的两个约10岁左右的姑婆在租种的地里摘了几个板栗,事发后被人骂了三天三夜,整个家族备受凌辱,自此全家上下发狠立誓,要有自己的土地和有水果树的山林。结果不到10年功夫,就买下上百亩旱地和不少的山林。父亲说,太婆是个大能人,也是我们家族的福星,自她进入家门,我们家族便步入了发家致富的快车道。太婆本人也多有福报,她操持一生,七个子女,家和业兴,儿孙满堂,直至99岁高龄方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无疾而终。
  大约上世纪初,家里买了百余亩山坡地,特意种植了水果,以出受辱之气。另又用1万斤谷子做押租,租种了百余亩水田,于是举家搬往离土地较近的长沟,拥有200多亩山坡地和水地,还有不少山林。每年除交租一万三千斤外,自己尚可落下两万斤粮食。主家见我们诚实可信,又免去了押租,押租全部退返。
  这一时期,可以说是顺风顺水、人丁兴旺、家业兴盛,主要由我太婆管理着水田、旱地、果园和纺线等家族产业。到上世纪20年代末,已经年过半百的她才从5个儿子中,挑选既勤奋踏实,又节俭持家,还长于对外交往的二儿子,也就是我的爷爷,来管理整个家庭。5年后,家族分家,我们这一支在爷爷的带领下搬往兴隆白杨湾,并买下了附近的百余亩水田,后来爷爷又到汉中几个大财主家打工,几年功夫便学到了不少真本事,既开阔了眼界,又掌握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市场资源,还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并于上世纪40年代前后返乡,又置下百余亩水田,并再次搬迁至兴隆李子垭乡,也就是现在我老家的所在地。
  我爷是个要强的人,一生种地、赶驴、贩卖柴炭和大米、开磨坊,非常勤俭,烟酒不沾,到汉中卖货,50余里的山路,驴子驮满山货,自己还要肩扛百余斤的重物,饿了舍不得花钱,买个馍便是一顿正餐……就这样,省吃俭用,日积月累,直至1949年,又购置水田300余亩,成为了南海区一带有名的大地主之一。
  父亲是家里的长子,由于爷爷吝啬的土地主秉性,从小时候起,基本上和家里的长工短工一起劳动生活,从小放牛羊、喂马,也吃了不少苦。7岁时,同全家人在霜冻田里间苗除草,伤了一根苗,被爷爷打得满地乱滚,奶奶埋头流泪不敢说话。9岁上私熟,14岁考入牟家坝示范小学,16岁考入南郑中学上初中,后又考入汉中联中(现在的汉中中学)读高中。他上初中阶段为躲避日本飞机摔断了腿,上高中阶段患严重感冒吐血不止,差点丢了命。所以他前后两次共休学两年,中学时代花了整整8年,1949年8月返乡和我母亲结婚。同年12月,南郑刚一解放,便去乡上当文书,成为当地最早参加革命工作的知识青年。 

  二 
  父亲一进入社会,就在南郑县牟家坝乡工作,当时政府的领导大多是南下的工农干部,由于父亲积极肯干,能说会写擅画,对当地的情况又十分熟悉,很得大家的认可与肯定,不到5年时间,便于1954年3月上调南郑县民政局任干事,1956年又作为重点培养的知识分子干部,下派牟家坝乡任乡长。此时的父亲,前程似锦,踌躇满志,身影遍布全乡的村村落落,一心想为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大展鸿图……
  然而好景不长,1959彭德怀庐山事件后,反右运动由文化艺术界向基层延伸,作为知识分子干部的父亲成为了运动的对象,1959年,父亲稀里糊涂地被从大公社副社长的位置调往南郑县计划委员会任干事;1961年,对知识分子下放劳动锻炼,即被派往南郑县最偏远的黎坪乡鱼洞沟劳动,当时该地农民苦不堪言,全队30户、130人,家无鼠耗之粮,全住竹梢搭建的房子。父亲驻村的李队长家有5口人,住一间竹屋,石头当板凳,照明用松棍,没有箱柜,家无一粒粮,每月就靠父亲那28斤米,供全部6个人吃,口粮不够,主要靠上山挖野菜充饥。在挖洋芋的季节,全队百余人都去地里捡烂得如脓的洋芋,烧熟烩餐,大家笑称这是剥皮点心。饿急了,就去吃漫山遍野的野草莓,曾有约半个月时间未吃一粒粮……就这样硬是挺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 
  自调入南郑县计委后,由于严酷的政治环境,父亲的日子就像小二黑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他基本成了单位监督使用人员,一举一动都成了一些人的靶子。父亲告诉我,曾有一位老农民从80里外的山区到县计委办木材批件,事完以后,天已很晚,街上的餐馆都已关门打烊,老农民又累又饿很是着急,父亲出于好心,把自己煮的面分了他一碗……然而这也成了父亲的一条罪状,被人举报说他是拉拢腐蚀群众。五六十年代的县计委,工作量是很大的,由于工作能力强,父亲始终是单位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每当上面的任务下来,他经常夜以继日加班加点;而当政治运动一来,他便成了从旧社会过来的有历史污点的嫌疑分子,常常受批挨整。我曾问父亲这到底是什么原因,他说上初中时曾和同学们参加过一次三民主义青年团举办的宣传抗战救国活动的晚会,因此每次运动一来,这便被当做历史问题揪出来,反复调查审批,而运动过后便不了了之,始终没有结论,父亲也并未被戴上右派或其他坏分子的帽子。那个时代由于运动频繁,被批斗是常有的事,后来父亲对之便习已为常,白天挨批,晚上照样努力工作;甚至被批得越厉害,他工作越勤奋。父亲告诉我只有通过努力地工作,才能化解无尽的烦恼,战胜心中的恐惧。
  1969年,临近文革后期,父亲和一批老干部一起被发配到刚成立的南郑县“五七”干校劳动改造,干校建在红寺湖水库的旁边,刚开始条件简陋,大家住的是四面透风的牛棚,后来自己动手,修起了排排土坯房,条件才有所改善。干校主要是学习、开荒、种地、养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劳动锻炼,改造思想。对大多数长期蹲机关的干部们,繁重的体力劳动的确十分艰苦,父亲倒是很快就适应了,最起码这远离了无休无止的批斗,还能吃顿饱饭。不过“五七”干校的劳动只是改造的一方面,许多干部由于想不通地位身份的巨大变化,精神备受煎熬!父亲告诉我,一位刚下台的副县长,进入干校后便茶饭不思,夜不能寐,作为南下老干部,始终想不通自己为什么突然间就成了反革命叛徒,在一个风高月黑的晚上,他在干校的场院徘徊了一夜,嘴里一直喃喃“毛主席、毛主席……”,临近拂晓,竟凄惨得上吊自杀了。现在的红寺湖已是山青水秀的旅游景点了,2013年,我陪88岁高龄的父亲重游故地,父亲一路感叹,讲起了过去的那段历史,指着湖边的一处岔口告诉我,40年前一个风雨交加的下午,父亲和另外一位同志划船过湖,狂风吹得小船在湖中直打转,到晚上八九点才划到岸边,当时山野已经漆黑一片,没有道路,方向不明,路滑地湿,上岸时一脚踏空,掉进了湖里,只是反应敏捷,抓住了湖边的一根葛藤,才捡回了一条命。
  1971年,“五七”干校转变为南郑县良种示范农场,坎坷迭宕的经历,致使父亲放弃了重回县政府的机会,主动选择了留在农场工作。尽管后来县计委多次以借调的形式,抽他回去帮忙,但父亲打定主意,终于再也没有回到那个令他伤心的是非之地。就这样,直到1986年退休,他在农场一待就是13年,他自学了会计,在单位里发挥了自己实实在在的作用;他订阅了各种各样的报刊,又平易近人、知书识理,于是,他的办公室成了农场最热闹的地方,农工们常聚在一起听他讲古往今来的一些大事及当今的方针政策,而个人或家里遇到困难也常来听取他的意见,所以从某种意义讲,他自身的价值在这里得到了体现,融于农工中间,他的身心感到十分愉悦与轻松。加之,这段时间,他还学会并且专注于养猪与养鸡,也使自己的心性得到了陶冶及升华。 

   三
  小时候,我是在奶奶的照料下长大的。7岁以后才到母亲身边,而那时候父亲已在“五七”干校了(后来变成了农场),一年四季大概只有在节假日能见上父亲三两面,而每次回来父亲常常会讲一些古人的故事,如孔子、王阳明、曾国藩等,也会讲一些与汉中有关系的民国精英的故事,如李宗仁、于右仁、廖左民等,还会回忆起自己青少年时期如何努力学习的故事,所以小时候,父亲在我心中就留下了神圣的位置:他是一位知识渊博的人,还是一位勤奋正直而令人敬佩的人。
  此外,自父亲留在农场以后,有时回来,自行车后座上不是驮着一大块猪肉,就是驮着几条红寺湖里硕大的鲢鱼;秋天里晚上我会跟在父亲屁股后面,用大竹夹子去水田里夹黄鳝和青蛙;除夕之夜,父亲还会一直忙碌着为我们滚元宵、炸庥什、炸滑肉……在那生活贫乏的曰子里,父亲的回来,不但意味着能得到精神享受,还意味着生活的改善,所以,儿时的我常常盼着父亲回家。
  父亲人很温和,内心却很坚韧,长期以来除了工作上坎坎坷坷外,家庭生活也经历了许多挫折,然而他都能坦然以对。小时候,妈妈经常给我讲父亲的故事,上世纪50年代初,父亲忙于剿匪和在乡村搞土改,一心扑在工作上,十天半月都难回家,而母亲在公私合营后,也是刚成立的供销合作社的业务骨干,整天挑着货担走村串乡,孩子无法得到很好照料,加之当时医疗条件又差,以至于我的一个哥和姐先后夭折。这两件事对父亲打击很大,人们常说,男儿有泪不轻弹,而面对逝去的小生命,一向沉稳的父亲再也难掩心中的悲情,泪流满面,十分伤心……
  当然,每每回忆这一段,母亲眼晴也红红的,泪水就在眼眶里打转转。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十一二岁的二姐在河边玩耍,不慎掉在水中并卡在了水车上,溺在水中转动了半个小时,情况危在旦夕。父亲急忙请街坊帮忙,好不容易才把我二姐从水车里捞取上来,接下来又抓紧救治,在河边折腾了近两个小时,二姐才缓过气来,终于捡回了一条命!后来二姐笑着告诉我,冥冥中她仿佛被黑白无常押往了一个阴间的大水池,是父亲一声又一声的呼唤叫醒了她,才又重回到阳间。
  1966年,文革中的汉中武斗正酣,社会一片混乱。而屋漏偏逢连阴雨,我的大哥恰在这时患上了急性肝脓肿,无奈,父亲只好硬着头皮带着哥哥,到仍处于械斗中的汉中市住院治疗。父亲告诉我,当时情况十分危险,文革中的几派互相打斗,市里常有枪声传来,街上也不时见到死人,每到晚上炮弹都会从头顶呼啸而过,在不远处炸响……就这样诚惶诚恐地熬了一个多月,哥哥的病基本痊愈,才赶紧离开回到了牟家坝乡下。
  1972年,我因一次剧烈的运动,突然患上了心脏病,当时,母亲自1958年大炼钢铁落下病根,患了严重的类风湿病,几无治好的希望且病情日益加重,父亲的处境也很不好,事情紧急又突然,父亲只好默默地带着我到南郑县医院住院治疗。那是我第一次出远门到县城,办完住院手续,从父亲的眼神里我体会到了忧伤,父亲白天上班,只是下班后才给我送饭和陪我,一个人躺在病床上打针吃药,既感到无聊也略微有些害怕。病房里住着三个病人,一个比我还小的农村小孩,家里很穷,一天晚上,孩子哭闹着要吃馍,他母亲没钱竟狠心地打了孩子一巴掌,没曾想这个孩子不一会儿便含恨而亡。这件事对我幼小的心灵刺激很大,后来每每和父亲谈及此事,都会感慨不已。另外一个病人是一位40岁左右的何姓阿姨,身旁家人不断,病床前亲情浓烈,每到饭点,家里送来滋补饭菜,整个病房都弥漫着浓浓的香味。而这个时候往往父亲还没有把饭送来,触景生悲,加上不争气的肚子咕咕乱叫,所以,我不时忍不住蒙头在被子里啜泣,不久,何阿姨了解这一情况后,便常常把一些好东西分给我吃,让我幼小的心灵备感温暖。为此,出院后不久,我还和父亲一起到何阿姨家拜访,真诚地感谢他们一家人的友善,感谢他们对我的帮助和照顾。数年后,我还常常和父亲谈起这段住院经历,父亲告诉我,那是家里最困难的时期,母亲病重,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家里孩子多(6个)经济拮据,而他自己仍在五七干校劳动锻炼,当时只是临时被借调到县计委帮忙,境况十分糟糕,所以得知我突患大病,父亲感到深深的忧虑,而在那种情况下,能让我去县医院住院治疗并很快痊愈,那的确是十分的不易和莫大的幸事。
 
   四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张铁生交白卷,黄帅造反有理,整个社会读书无用论的氛围很浓,而父亲不受这一大环境的影响,自我懂事起,他始终对我们的学习都抓得很紧。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电台开设了广播英语课程,父亲很快给我买来收音机,鼓励并督促我学习英语,经过三年的努力,收音机至了三台,我的英语启蒙教育也基本完成,以致于后来我所在的牟家坝七年制学校要开英语课,因缺乏师资竟要让我临时代课。1979年中考后,南海区共有5人的成绩超过了中考线,二哥、我和我的一个侄子,我们老张家就占了三个,这在当地轰动了,地方领导也对我们给予了表彰奖励。对此,父母亲可高兴了,记得那年中秋父亲生日,从不喝酒的父亲竟打开了一瓶西凤酒,他把盏相庆,为自己收到的生日礼物高兴,更勉励和祝贺我们取得的优异成绩。
  父亲不光关心我们的文化课学习,对教我们如何做人也是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小时候,他常给我们讲自己如何勤奋学习的故事;后来,他又常讲如何珍惜工作,忠于职守,用自己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工作上要不怕吃苦、不怕吃亏,无论什么情况下,搞好工作都是你的安身立命之本,而且当你被误解甚至冤枉时,一头扎进工作,也许会化解心中的忧愁,找到生活的价值与快乐。可能是受父亲的影响,进入社会后,我们姊妹兄弟6个虽都平凡普通,但个个都是单位的业务骨干。大学三年级,我成了家里第一个共产党员,父亲非常高兴,他给我写了一封长信,讲述了时代的变化,赞扬了党和国家的政策,勉励我要珍惜机遇,为家道的中兴努力,为国家的发展多做贡献。即使现在,每年春节回家,父亲仍会谆谆告诫我们:现在日子好了,做人要讲良心有底限,上要对得起国家,下要对得起先人,要为人墩厚,不贪不占不做亏心事。
  1986年,父亲退休回到母亲身边,因在外工作了一辈子,一直没有自己的房子,老两口便贷了3000元,做起了变蛋小生意,平常母亲拄着双拐负责坐在街边销售变蛋,父亲主要在后院为周围的乡民加工变蛋,而每遇到贫穷的农民,父亲总是分文不收,免费为他们加工。偶尔父亲也销售变蛋,但一遇到对方经济拮据,他就会减价甚至以成本价将变蛋卖给对方。为此,母亲十分不满,常常叼叨:真是个祸害,糟蹋了老娘的生意。不过,也许是我们家变蛋口味好,再加之会经营且人缘又好,那段时光生意非常红火,每年销售和对外加工变蛋都超过30余万只,成了当时家里的重要经济来源。
  父亲自少年时期开始,就写得一手好字,所以,退休后义务为街坊乡邻写春联,也是父亲非常乐意干的事情。每年一进入腊月,父亲就在后院摆好桌子,备好笔墨纸砚,拉开架势开始了这项工作,那一个月里,院子里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周围的街坊,甚至赶场的农民都来了,有的带着纸,有的空手而来,走的时候,手捧着鲜红簇新的春联,心里憧憬着来年的美好生活,个个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大概一直持续到年三十的上午,这件事方告结束。经过一个月的忙碌,这时的父亲已经非常疲惫了,不过心里依旧是喜滋滋的,所以他年年乐此不疲,直到2002年,我们全家离开古镇牟家坝,搬进自己购置的新居。 

  
  风风雨雨大半个世纪,其实父亲最让我们敬佩的是他乐观而积极的生活态度。
  他执着于向善向上的人生追求。我曾在父亲的笔记本里看到这样一些联语:窗外有竹春常在,室内多书趣无穷;落花无情随水去,嫩笋有志破土出;无欲之人常快乐,积善之家有余庆;权倾世人难活百岁,富甲天下难免一死……这些人生箴言或许昭示了父亲一生的情趣和心志。
  他始终坚持忠于职守的工作态度。在他的人生字典里,工作是第一位的,是生活和事业的基础。无论什么情况下,都必须恪尽职守,宁可委屈自己,也不可懈怠工作。即就是其他方面有诸多不如意,也要心无旁骛,快乐工作,以此化解忧愁,平和心绪,笑对人生。
  他保有一颗自得其乐、知足常乐的平常心。父亲工作资历很老,与同时代的人比,无论职位、待遇,还是收入,他都吃亏不小,可从未见他抱怨过。为此,我曾与他谈起此事,父亲讲,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虽然我这一生失去了很多东西,但你们几个都很有出息,家里人也都健康幸福,我很知足。另外,这些年国家政策越来越好,钱够花,也老有所养,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也许正是这种心态,父亲一生心底无私天地宽,也少有非分之想,所以为人处事豁达坦然,从不气馁!另外,他长期坚持自己写字画画的雅好,经常和孩子们玩玩麻将,还几十年如一日以自创的健身法锻炼身体,所以今天虽已是年过九旬的老人,依然神清气爽,独立生活的能力很强,生活循规蹈据,自足美满,有滋有味。
  他坚守乐观豁达的人生信条。其实父亲的身体素质并不好,他之所以高寿,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拥有乐观豁达的心态。父亲告诉我,身体靠养护,养生的重点在养心,养心的关键是心宽。平日里儿孙们遇到困难,他关心而不过度操心,他笃信,每个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长辈门没有必要越俎代庖,为儿孙们的烦心事劳心费神。久而久之,我们也形成了习惯,在父母面前除了尽孝外,就是报喜不报忧,绝不可以把自己的责任转化成父母的烦恼。而面对疾病,父亲也十分坦然,平常头疼脑热,他以自己独特的健身之法便可祛病消灾,稍大一点的病,他也从容以对,10余岁摔断了腿,20岁大吐血,30岁割去阑尾,70岁割去胆囊,85岁割去小肠,可以说,他人生的许多时光都在与疾病进行抗争。为此,他笑侃自己:断腿肺虚体质弱,没有阑尾没有胆,肠子割了一米三。总之,无论遇到什么困难,父亲始终乐观而为,坦然以对。
  他活到老学到老,养成了与时俱进、善学乐思的情怀。他长期订阅《报刊文摘》《大众健康》《老年报》等报刊,对报刊登载的著名学者和伟人故事及健康小偏方、生活小窍门非常在意,常把它们剪辑收藏;他关心国家大事,天天收看新闻时政类电视节目,对许多社会现象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每逢节假日我和老父亲聊天,谈起诸如反腐倡廉、南水北调、土地流转、养老与农村医疗保险、一江两岸等话题,父亲都津津乐道,他虽然年龄大了,却有一颗与新时代共鸣的不老心。
  2017年春节回家过年,父亲推荐一篇他收藏的介绍饶宗颐老先生的文章给我看。该文介绍了饶老如何勤奋努力,自学成才,成为了令人尊重的大师;如何涵养情趣,知性而为,成了快乐生活的幸福老人;如何养生养性养心,规律生活,恬淡处世,成为了长命百岁的健康老人。哦,我忽然明白了,这不就是父亲一生的心愿和当下的追求吗?正是这种乐观向上的氛围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才感染了我们,成就了我们的健康成长之路,才使我们的生活有了丰富多彩、享之不尽的快乐源泉。父亲有此心愿,我为他喝彩。我也诚挚地向上苍祈祷:愿我的父亲心想事成,寿比南山、福如东海,有一个快乐、幸福、圆满的人生!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