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1版
发布日期:2018年03月30日
陕西“加强文化建设彰显文化自信”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启动
陕西“加强文化建设彰显文化自信”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启动
  文化艺术报讯 3月27日,陕西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举办以“加强文化建设彰显文化自信”为主题的首场新闻发布会,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新闻发言人、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钟顺虎出席。从即日起,陕西省委外宣办将分别邀请省委宣传部、省委高教工委、省文化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文物局、省文明办、省社科院、省作协等单位,全面介绍三年来我省宣传文化系统,加强文化建设所采取的举措和取得的成效、亮点。
  发布会上,钟顺虎从五方面介绍了近几年我省宣传思想战线的重点工作:理论武装深入人心、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有力有效;舆论引导平稳有序,主题宣传浓墨重彩,为追赶超越营造浓厚气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弘扬,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特色纷呈成效显著;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文化产业形成良好发展态势;大力实施精品战略,文艺精品生产硕果累累。
  聚焦脱贫攻坚 涌现陕西特色扶贫扶志扶智经验做法
  钟顺虎介绍,陕西省委宣传部精心策划组织“追赶超越争上游”“追赶超越新陕西”等系列主题宣传,全面反映全省各个行业、各条战线追赶超越的新实践新举措新成效。围绕精准扶贫脱贫、生态环境保护、规范市场秩序“三场攻坚战”,加强宣传报道,尤其是聚焦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在政策宣讲、新闻宣传、文艺巡演、作品创作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涌现出了安康旬阳县道德评议会、铜川耀州区“八星励志”促脱贫等具有陕西特色扶贫扶志扶智的经验和做法。
  在全省新闻战线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引导广大新闻工作者进一步转变作风、提高素质,在走基层、察民情、接地气中塑陕西形象,凝陕西共识,聚陕西力量,讲陕西故事。
  深化体制改革 发展文化产业有着巨大优势和机遇
  积极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在新的起点上纵深拓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取得进展。相继制定了《陕西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编制了《陕西省“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制定印发我省《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实施意见》,出台我省《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的实施意见》,制定印发我省《关于加强文化领域行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在全省开展文化领域行业组织专项治理工作。
  开展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组建理事会试点,汉阳陵博物馆在全国率先开展建立理事会试点,形成了“理事会垣管理层垣监事会”管理模式。通过“一企一策”,推动国有文化企业加快建立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截止2017年底,陕文投集团、西影集团、广电集团、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演艺集团5户省属文化企业资产总额达302.1亿元,共实现营业收入95.62亿元,共实现利润总额5.60亿元。钟顺虎表示,近年来,陕西省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文化产业形成良好发展态势。未来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科技、区位等资源,发展文化产业有着巨大优势和机遇。
  推动产业突破 发展存在布局不平衡、结构不合理问题
  钟顺虎表示,与文化产业发展先进省市相比,陕西省还不是文化产业强省,主要要在产业方面进行突破。2016年,关中,陕南、陕北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总量比重分别为83%、9%、8%,很不平衡。西安市增加值为501.54亿元,占全省增加值的63%。区域发展不平衡和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突出。2017年上半年,全国规上文化企业5.4万家,实现营业收入4.38万亿元。而同期陕西省规上文化企业为848家,实现营业收入363.8亿元,企业数占全国的1.5%,营业收入仅占全国的0.83%。这就是陕西省与全国的距离,文化市场主体太少,上规模的太少。目前发展中仍存在以下问题:产业布局不平衡,结构不合理;规上文化企业数量少,企业实力偏弱;文化产业知名品牌少、龙头企业不强;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与群众的文化需求结构不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