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暑假在老家院中大椿树的荫凉里,我趴在小桌上写毛笔字,看爷爷捋着胡须,摇着头吟唱正气歌。爷爷的声调很怪异,很土,有点像秦腔,我甚至很想去纠正一下他的发音。二十年后才知道那就是所谓的“吟诗”,如今却欲听而不得了!
可能学书者都有这样那样类似的经历,但情感却是一样的,我将之理解为中国人与生俱来的笔墨乡愁。
早已没有了儿时的天真稚拙,而这萦绕心头的愁绪却使得我常常夜不能寐,亦或是像在恋着情人,一恋就是一生!当夜半时分,写得腰酸背痛,疲惫至极时,当身体的疼痛时时拉扯神经时,柳永“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句子偶上心头,感慨万端。
也许离土地,离古老的生活方式愈来愈远,所以常有山林之想,以为去农家乐的大棚里摘几把野菜或是偶然爬爬山,便是回归自然了。其实原味的“自然”可能没那么休闲、轻松,也会有些许尘土与苦涩,却也有宁静、恬然和优雅。
所以书法古有自然,今无自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古人的书法是古人的生活,今人的书法是今人的生活,今天的书法也无不打上休闲、时尚、焦躁的时代气息。就像用旅游去体会古人的“行万里路”一样,终是大“隔”。
要回到古代是不可能的,就像我想要回到童年一样不可能,有的只是支离零乱的记忆碎片而已。
书法,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艺术,竟这样令一代又一代人为之穷经皓首,乐此不疲?她恒久迷人的魅力之源在何处?真是“妙机其微”“即之愈稀”难以捉摸。可冥冥之中似乎总有一种东西在触动着我的内心深处,似乎要带着我穿越时空回到童年。
坚硬的现实和温暖的童年令我的心灵时时触痛,于是寓之于书,作为一种排遣,一种表达,一种诉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