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T01版
发布日期:2018年03月16日
智永真草千字文
智永真草千字文
  智永《真草千字文》,严谨与飘逸兼而有之,是中国书法史上不可忽视的传世名作。后随着僧侣、遣唐使等漂洋过海,对东邻日本的书道亦产生了深远影响。智永《真草千字文》不仅是王家笔法的真传,并且有珍贵的墨迹版本传世。相传智永曾书写《千字文》八百本之多,浙东诸寺各施一本,但如今传世的只余两本:一为北宋薛嗣昌石刻本,现存西安碑林,为宋大观三年(1109年)所作。虽说“颇极精工,无复遗恨”,可称善本,但和墨迹相比较,锋芒、使转含混多了。二为唐代传入日本的墨迹本,被书法界评誉为最佳版本。墨迹本每行十字,计二百零二行,首二行漫漶,文中除有数字残缺外余均完好,其作笔意精熟,气骨清健,一派王氏家法。王羲之时代,去古未远,他虽能增损古法,裁成今体,开创出妍美流便的行书风格,但在楷书上依旧带有古质的隶意,而智永《真草千字文》墨迹之用笔,似乎更接近唐人楷法,实为学习楷书和草书的最佳范本。
  智永生活在陈、隋年间,生卒年不详。名法极,浙江会稽人,传为王羲之七世孙,留下“退笔冢”“铁门槛”等美谈。智永书承远祖羲之,全守家法,历记专精,况《兰亭》真迹曾为其所藏,故深得二王遗意,尤工楷、行、草诸体,为隋唐间学书人所宗。对于智永的书法,历代书法家与书法著作多有评价。都穆《寓意编》云:“智永真草千文真迹,气韵飞动,优入神品,为天下法书第一”;解缙云“智永瑶台雪鹤,高标出群”;宋人编的《宣和书谱》说智永“笔力纵横,真草兼备,绰有祖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