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
发布日期:2018年03月02日
正月十五闹元宵 千门开锁万灯明
正月十五闹元宵 千门开锁万灯明
  闹花灯
  猜灯谜
  翻天印
  火龙钢花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唐朝卢照邻的《十五夜观灯》,道出了一千多年前的正月十五月圆夜的灯火绚丽景象。
  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正月十五是一年当中第一个月圆夜,它象征着一元复始、大地回春。这个始于秦汉的节日,走过了2000多年,历经时代的变迁,虽然在节日风俗习惯上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最热闹的节日之一,承载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和对生活的热爱。
  提起元宵节,人们往往会想起闹花灯、猜灯谜、舞狮舞龙、吃元宵等民间习俗。然而,您是否知道:源起于陕西的元宵节有怎样的“前世今生”,陕南、陕北和关中地区元宵节民俗有什么不同,这些差异化的背后又是什么因素促成的?为此,文化艺术报记者采访了西北大学中国节庆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西北大学文博学院教授韩养民,西安市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王智,以及对陕西民俗颇有研究的陕西省文化战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张新生。 

  元宵节以灯为俗,有延续香火的寓意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元宵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逛会、耍社火,将除夕以来的庆祝活动又推向一个高潮。作为春节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元宵之后就是春耕,所以,闹元宵就是要闹醒天地、闹醒春天。
  元宵是一个以灯为俗的狂欢节。狗年春节,陕西多地举办灯展,灿烂炫目、精美绝伦的花灯点亮了三秦大地。西安市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王智介绍,灯的谐音为“丁”,意为“添丁”。“灯火文化”在中国相当于香火的延续,灯火也可以驱邪避难。各地的灯会与古代解除宵禁制度有关,衍生了闹花灯、猜灯谜等习俗。
  在陕西,各个地区元宵节“灯文化”的内容大致一样,但表现形式略有不同。在陕西西安一带,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间常有“送灯”习俗,就是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以求添丁吉兆。如果女子怀孕生子,就是舅舅给外甥送灯。另外,关中各地还有给祖先坟上“送亮”的习俗。
  除了关中,陕南陕北没有送灯的习俗,但是有灯火文化。安康、汉中地区有很隆重的耍灯习俗,当地舞火龙火狮也是非常热闹的。
  延安、榆林地区一般是扭秧歌、转九曲。陕北地区的转九曲隐含着绵延子嗣、延续香火的意思。育龄女子会在转九曲时,悄悄端灯回去,民间也叫“偷灯(丁)”。如果女子端灯后怀孕生子,是要做很多灯还愿的。另外,以前榆林高家堡每逢元宵节还有烧“火判官”的习俗。火判官是用砖泥砌成的“火判神”,肚里放一些煤炭,点燃后火判官的口鼻耳都会冒出火焰。“火判”是过去榆林地区春节里的一道很吸引人的风景,如今已经没有了。 

   不同的元宵节民俗受不同的文化圈影响
  几近一生都在研究中国民俗的韩养民,对陕西各地区的元宵节民俗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形成陕西各地区不同的元宵节民俗文化的最主要原因是,陕西带有浓重地域特色的各个文化圈影响所致。
  元宵节源于古长安,关中地区是秦文化的典型代表区域,深受周秦汉唐文化的熏陶,非常重视礼仪庆典,所以元宵节一般以唱戏、庙会、耍社火为主。
  我们现在说安康主要是湖北的移民,汉中主要是四川的移民,以这两个地方为代表的楚文化地区,人民感情细腻,一般很重视歌舞、艺术。这些地区元宵节最典型的庆祝活动是划旱船、舞龙狮。
  陕北地区是边塞地区,游牧民族,辽阔的地域成就了当地人民豪放热情的性格。所以当地人民在元宵节的活动多为扭秧歌、转九曲等充满激情和热烈的艺术表现形式。
  近年来,很多传统的元宵节习俗已逐渐消失。民俗保护变得急迫起来。在韩养民看来,节日文化是传统文化中最活跃的部分,所以,保留延续元宵节习俗,让民俗文化能真正代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才是当下我们应该重视的。
 
  节庆旅游经济刺激民俗活动复苏
  近年来,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民间组织,不断提及文化复兴。然而文化复兴、文化自信的首要任务恐怕就是弘扬和延续传统文化,而民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陕西省文化战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张新生认为,传统民俗不断消失的最主要因素就是经济迅猛发展、电子科技冲击下的当今,人们物质充裕,空闲时间被挤压,娱乐活动变得丰富多彩,对民俗活动的参与度下降。民俗活动的主角也从民间自发组织变成了政府主导。
  “现在到处都在办灯展、耍社火,这些民俗活动也成了各个地方吸引人气的重要手段。纯粹的、自发性的民俗活动已经较少见到,商业性节庆活动倒是越来越多。这背后的利弊,值得深思。”张新生说。
  虽然民俗商业化利弊交织,但可以肯定的是政府主导下的旅游经济刺激了民俗活动的复苏。民俗是最容易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文化形式,一个民族的兴衰与文化有关,越是在盛世就越注重文化。重视和挽救将要消失的民俗,让这些灿烂悠久的文化成为我们珍视的国粹,或已成为迫切任务。
  文化艺术报记者梁飞燕 

  ·看这里闹元宵·
  安康 正月十五晚6点到8点
  安康市大同镇鲁家村、五里镇朝阳社区大型夜社火,火龙表演。
  安康市石泉县后柳镇中坝村作坊小镇火狮子表演。
  安康市高新区头档村大型夜社火“翻天印”。
  在安康,“翻天印”又叫摆八卦,是一种大型民间社火,曾广泛流传于月河川道地区,距今已有一百余年历史。它形式特殊,混合着舞蹈和杂技的元素,难度高、阵势恢弘。“翻天印”是以领狮人用倒挂金钩的形式从台下翻到台顶,再从台顶翻到台下,舞狮人则会根据领狮人的方向逐步登上高台,攀爬途中还会有跳跃等高难动作,这个过程被称为上下八卦道,八卦道走完后就会进入最终的“翻天印”这个环节,也被称为“犀牛望月”。
  西安白鹿仓:国家级大型火龙钢花表演 

   蒲城   正月十五中午12点开始巡游
  苏坊镇姚古村血社火
  蒲城血社火也叫血故事特技,内容有《包公铡子》《汉阳城》《西厢杀府》《八件衣》《长坂坡》《关公斩蔡阳》《杨家将故事赴宴》《专诸刺王僚鱼肠剑》等等。蒲城血故事特技是省级非遗项目,表达忠烈的悲壮、坏人的下场,弘扬正气,震慑奸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