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8版
发布日期:2018年01月26日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主办: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第42期)
北张村手工造纸技艺
北张村手工造纸技艺
  抄纸
  西安市长安区兴隆乡北张村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都是著名的产纸地。北张村古法造纸据称起源于汉代。据宋代《长安志》记载,周朝时已建立北张村。民间流传,北张即“百张”,指村内造出的纸一刀一百张,故得名北张村。
  北张村的手工造纸工艺流程科学、缜密、系统、完整,工具原始、简单、实用。楮皮纸制作主要工序有十八道:采集原料、扎把、浸泡、蒸煮、上生石灰水、发酵、漂洗、泡穰揉穰、踏碓、切幡子、和捣子、仗槽、抄纸、取纸、压杠、上墙、揭纸、打包。目前在生产的楮皮纸主要有两种规格:堵方和尺三五,主要用于书画和包装。清代,北张村所造楮皮纸被选作奏折和科举考试用纸。解放前,当地生产的纸被用作西安地区印刷报纸的用纸。20世纪六七十年代,北张村造纸工匠被集中起来,统一生产,由供销社统一销售,其纸张用作包装纸。“文革”前,北张村每家造纸作坊都供奉着纸圣蔡伦的神像,村外还有蔡伦庙供奉着“纸圣蔡伦祖师”,接受纸工和村民的顶礼膜拜。过去村里每逢大年三十还举行盛大的蔡伦庙会,唱戏设集,村里男女老少闹庙会。庙会的一个重头戏是:每隔三年主持摇签确定穰行的“摇秤人”(即穰行的总经理),每个纸工都来纳银报名抽签。穰行在手工造纸行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摇秤人”从秦岭的“穰商”中收购枸树皮,制成半成品的穰。由穰行统一管理、统一定价,向纸坊销售。如今保留古法造纸的地区周边,多有类似代理商的身影。
  北张村手工造纸保留了相当古老的造纸技艺,其工艺流程完全是原始形态,尤其是没有使用纸药,使之成为研究传统造纸技艺的重要资料。这一手工制作技艺应该得到保护和传承。北张村楮皮纸手工造纸技艺现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