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B02版
发布日期:2018年01月12日
人生感悟
乡村那一缕温阳
乡村那一缕温阳
  立冬过后,寒风吹来,随着七星河湿地公园里那满目倚翠的绿意渐次枯黄,九曲石阶上落叶静静地在脚下诉说着曾经的缤纷,百合广场那曾经婆娑的金丝柳风中摇曳的枝条也仿佛向人们在絮语着……冬天来了。
  这些年来,我每每在走进冬天的日子里,就常常会掩面而思,叹息如梦的年华若烟似云飘过,想起流逝的往昔。但是,忆起最多的还是农村老家那难以忘怀的画面,一个把阳光和快乐捂在怀里的乡村。冬天的阳光,以最明媚、最温暖的色彩涂抹在关中平原的乡村。
  儿时的乡村贫瘠而丰满,依然民风淳厚,沿袭着久远的秦风,传承着厚重的文明,没有时下农村像陀螺一样旋转的节奏。冬日里,小村寡民已忙完了一年的活计,在冬日的温阳下享受和回味日子的艰辛或甘甜……
  太阳渐渐升高了,阳光的暖分慢慢地散开了,空中犹如挂起的火炉把冬天的雾霭、残存的寒气驱散。“啊哦,去台子上晒太阳喽!”也不知从哪天开始,也不用哪位村民牵头,一声的呼喊,便拉开了冬日里阳光“舞台”的序幕。演员和主角是繁忙秋收秋种后,操劳艰辛不得消停的老人,他们终于熬来了一年里最漫长的闲暇,那就是冬天,只有冬天里的阳光那才真正属于村中的老人。于是,庄子里不少人家的大门“吱吱”地开启了,然后一声“咣当”关门后不久,他们来到街口,一声寒暄,一句招呼后,便三三两两来到“台子上”。
  这些老人都是自小光照屁股长大的,年轻时有的他们也曾经走青海、上西安风流倜傥过,有的甚至也有过辉煌。然而,一天天,一年年,岁月蹉跎,在无穷无尽的追寻、艰辛的奔波后的晚年,昔日的情怀在这季节的更替中便释然开来,旧景、旧事、旧人缓缓地浮现在眼前,勾勒出如烟过往的场景。
  我小时候最早知道外边世界的趣闻轶事,是上小学放寒假后在冬天的“老碗会”上和晒太阳的聚会上听到的。冬日的一缕阳光涌进来,打开了他们的心灵之窗,在浓浓暖意中夹杂着明朗与柔情,置放于彼此的心底,宁静之心便有了一支平和的“聊天”之歌。一辈子和黄土地打交道的村民,经历了不同年代的人们,他们聊得最多的还是那开门七件事“米、面、油、盐、酱、醋、茶”。土地改革平分土地有吃有穿,能填饱肚子了;人民公社大锅饭吃食堂;三年自然灾害“瓜菜代”;农业学大寨吃杂交高粱;大包干责任制,想吃啥有啥。他们的说声、叹息声、笑声起伏交织着,这声音伴随着炫目的太阳光晕,铸成了这些淳朴的顺民们那份淡定清宁的心境,他们把如梦如幻的沧桑岁月,默默地变成了简单的回望。
  人以食为天。这些种地的老把式,眷恋顶礼膜拜的是那永远沉默的黄土地。他们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耄耋之年的老者,几代人都时时刻刻跟黄土打着交道,他们为土而愁,为土而喜,为土而争。一粒粒种子埋在黄土中,浇灌着辛勤的汗水,倾注着这些村民毕生的精力,等待着四季轮回的春华秋实,期望着时代变迁的丰衣足食。
  时序更迭,四季循环。从明媚清纯的春,到热情活力高燃的夏,从恬美成熟的秋,整个大地都裹上了红的、绿的、黄的盛装。到凛冽的冬季,大地休眠了,草木凋零,万物失去生机。他们放眼望去还看到,在暴露无遗的荒野上,纵横交错的田埂旁,又多了一个低矮的土堆,静静地立在微微作响的风中。前不久还在庄子里有说有笑的伙伴,怎么说走就走了呢,人们惋惜着、叹息着。
  离开乡村多年了,在城市里看不见冬日阳光下那份情趣、宁静与祥和。每当晴空万里,柔暖的阳光斑驳地洒在我的身上时,我想起对故乡冬日的眷恋,对乡亲们的深情,我的心灵也清澈明净了起来,好似冉冉地摆脱尘世,进入了旷远寂寥的天空。
  今日之世尽是忙人,为名忙为利忙,一个个怕是忙得都没工夫晒太阳了吧,只剩下如我这样的无用之人在这里“负日”,寂寂寞寞,不合时宜。忙当然是好事,忙人都是有用之人,发财,出名,成功,但若因之连太阳也晒不成了,却也可惜,却也值得同情。我的迂见,人生在世,晒太阳怕是与发财啊出名啊成功啊一样的要紧。你我来此世上,都只有这一回,忙是要忙的,为一张嘴,为一个家,不忙怎么得了,但也不要忙昏了头,错过了最简单的快乐和幸福,不要辜负了这上天的恩赐。
  “旷然忘所在,心与虚空俱”。冬天里,在忙名忙利忙应酬的时候,闲下来,晒晒太阳,晒身子,也晒心,我们这一颗心早已被各种欲望堵塞,让冬日的温阳晒得欲望融化,晒得心地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