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B05版
发布日期:2017年12月22日
家的味道
冬至的饺子
冬至的饺子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当中最早制订的一个,俗称冬节、长至节,起源于周,兴盛于唐宋,沿袭至今。古人认为,自冬至起,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代表下一个循环的开始,是大吉之日。
  北方冬至,有吃饺子的习俗。小时候家里穷,只有过年时才能吃到饺子。在孩子们世界里,与隆重的春节相比,冬至算不上什么节日。15岁之前,我很少吃饺子也不会包饺子。1992年,贫瘠多年的日子逐渐好转,父亲说,过年杀头猪,旺旺地过个年。我们兄妹几个高兴极了,像迅哥儿等待见闰土那样急切,“日日盼望新年”。好容易到了腊月,父亲请来杀猪匠,把家里用粮食养了快一年的“大老黑”给杀了。猪头下水留着过年,其余二百多斤肉在家门口被村里人抢购一空。之前父亲专门切了一大块后臀肉包好,谁要也不卖。忙活完了,父亲对我说,明天早上搭班车去县城,将这块肉给你大伯送去。我痛快地答应了一声,欢喜之情全部洋溢在脸上。喜悦源于能独自一人逛县城,且能看望可亲可敬好久不见的大伯父。
  大伯年轻时当过兵,转业后到公社当武装干事,武装部长,后来升任公社党委书记,再后来到县城当局长。常年在外工作,大伯十分关心村里的事情。计划经济时代,帮村里协调购买紧俏的化肥;为村小学建教学楼争取资金;帮助村民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村里人提起大伯,无不交口称赞。大伯以他的为人,为我们整个家族在村里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大伯经常周末回家看望婆。周末也成了我们一群子侄最期待最开心的日子,因为大伯回家都会给我们带吃货,洋糖,花生,橘子……那可是平日里吃不到的美味。一次大伯回家,给我们发洋糖,娃娃们纷纷伸出双手将大伯围住。大伯手大,一把洋糖递过来,一双小手捧不住,不少糖撒落在地上,于是有人边往口袋装,边蹲下身子捡。终于轮到我了,灵机一动,我迅速将头上的火车头帽子抹下来递到大伯面前,一脸憨笑看着大伯。这一举动惹得大伯哈哈大笑,边笑边骂我:这碎怂灵很。骂毕,将一大把洋糖放到我的帽子里。
  从老屋搬出来后,每年冬季,父亲就会让我回老屋陪婆睡。父亲给我的任务是给婆作伴,每天抱一捆玉米杆给婆烧炕。我喜欢这个差事,晚上可以听婆讲旧社会土匪打家劫舍的故事,周末还能与婆分享大伯带回来的各种吃货。
  有一年冬至的傍晚,烧完炕,我正扫地,大伯突然回来了,进门夸我勤快:娃娃勤,爱死人。这次他没有带洋糖,而是提了一网兜橘子。那是我第一次吃橘子,剥了皮,塞进嘴里,一口咬下,一股橘子汁端溜溜地射在大伯的脸上。伯笑骂我,这挨球娃,急啥?慢慢吃。印象当中,那年冬季,大伯常给婆带橘子回来,以至于我憨憨地以为,大伯工作的单位院子,是不是栽了好多橘子树?儿时哪里知道,橘子是南方水果。
  回过头再说那年进城给大伯送肉——那天刚好是周末,大伯休息在家,他非常高兴,询问了一些家里的情况之后说:“中午包饺子吧,萝卜大肉馅儿,就用你带来的肉。你会包饺子吗?”“不会。”我红着脸有点不好意思。“没事,伯中午给你教包饺子。”
  从大伯、二伯再到父亲以及两位叔父,都是做饭的好手,但我从来没吃过大伯做的饭,看来今儿有口福,我心里暗自高兴。
  到了饭时,伯母擀饺子皮,大伯包饺子。他拿起一张饺子皮对我说:“挖点馅儿,不多不少,合适就行,然后将饺子皮中间对折捏紧,再用两只手的虎口,夹住饺子皮,使劲一掬,就好了。”
  我学着大伯的样子,包了三五个就学会了。第一次吃自己包的饺子,特别香,我狼吞虎咽,咥了一大盘。饭后,我到屋里看电视,大伯端着一碗饺子汤跟进来,说,喝碗饺子汤,原汤化原食。大伯军人出身,大高个,大嗓门,不熟悉的人看外表,多半以为他是一个粗人,其实,生活中,大伯特别细心。端饺子汤的情景让我感动,多年后想起那段往事,心里总会涌起一股暖流……
  又到冬至,不由自主,想起了年过古稀的大伯和那顿回味无穷的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