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3版
发布日期:2017年12月22日
《芳华》到底是真情动人还是精准算计?
《芳华》到底是真情动人还是精准算计?
  12月15日,冯小刚作品《芳华》正式上映。该电影上映后一直稳坐单日票房冠军,每天都有过万人在猫眼电影上对该片标记“想看”;豆瓣评分稳定在7.9分,是冯小刚近年评分最高的一部电影。截至21日,《芳华》总票房已达5.35亿元,业内人士普遍看好《芳华》后续的票房增长。伯乐营销CEO张文伯认为,由于“情怀效应”,《芳华》成功开拓出新的观影群体,把平时不上电影院的“50后”和“60后”吸引进电影院,造就了票房佳绩。
  [争议]
  叫好派:情怀打动观众
  “情怀”是人们提起《芳华》时最常用的一个词。《芳华》以上世纪70年代的部队文工团为背景,“活雷锋”刘峰(黄轩饰)因一次“触摸事件”而被驱逐,后来上了战场;农村孩子小萍(苗苗饰)遭到文工团女兵的歧视与排斥,离开文工团后加入了战地医院;昔日文工团的战友萧穗子、林丁丁、郝淑雯等人也在时代变革中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50后”冯小刚是《芳华》历史的亲历者,自然对这段时光充满了情结。为了还原那个年代,冯小刚耗资3500万元、耗时4个月,在海口搭建了一个文工团大院,一砖一瓦都严格按照上世纪70年代的风格建造;他举行海选,从1000多位女新人中挑选演员,寻找记忆中的文工团女兵,“要的就是那种稚嫩”;在开机前,所有演员要共同生活五个月,集训内容包括军容军姿、打背包、列阵、声乐、舞蹈等内容,培养出文工团的感觉。在电影中有很多上世纪70年代符号,对经历过这个年代的观众而言,《芳华》就是他们的《致青春》。
  有人称赞《芳华》为“冯小刚最优秀的电影”。“60后”马云看完片后为《芳华》发了微博:“我还会再去看这部电影,里面有每代人都会锁不住、放不下的青春、情怀、挫折的共鸣。”而“80后”韩寒也为这部电影叫好:“《芳华》哀而不伤,藏着锋芒。”他在微博上的描述正是很多人的观影体验:“我看的那一场,从七八十岁老人,到七八岁孩子,都安静投入,老人抽泣和微笑,孩子在轻声问父母关于那个年代的问题。”
  批评派:回忆滤镜太厚
  《芳华》在影评人之间却得到了两极分化的评价。有影评人认为,《芳华》是一部“计算过分精准”的电影,冯小刚知道怎样才能打动观众:先是展现了文工团充满激情和理想的青春岁月;随后借助刘峰和小萍的遭遇,展现战争的残酷和对年轻人的摧残;最后,又以文工团战友在改革开放后的不同境况,展现了命运的无常和理想的湮灭……一个个感情点轮番轰炸,总有一个能戳中观众的泪点。但是,冯小刚太想面面俱到,每一个方面都蜻蜓点水,缺少更深入的探讨,“经常感动不过三秒,电影就转换到下一个场景”。
  冯小刚把大量的篇幅花在了他最有情结的文工团生活上。他用几近偶像剧的温暖色调呈现文工团岁月,给了女兵跳舞、洗澡、游泳不少特写镜头,加上了厚厚的回忆滤镜。严歌苓的原著小说对刘峰离开文工团之后的生活有详细的描述,但电影只是一笔带过;原著小说中对文工团的讽刺,对命运残酷的探讨,在电影里都几乎不见踪影。胡广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