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单位管理层大力推广倡导一种“5S”的管理模式,意即“整理、整顿、清洁、清扫及素养”。乍一听——高端、洋气!细一看——细碎、平实!
虽为高端管理层面所用之模式,却于日常的生活细节中处处体现。
快节奏的生活频率总是使疲惫的身心想拥有一处娴静舒洁的空间,办公室或家庭的清洁、井然,无疑是使喧闹的心获得安然的重要元素。
小时候起,父亲便对我的生活作风日常习惯严加管教,使得我自幼便习惯于整齐、洁净。无论是学习、生活还是工作中,亦无论是表面的环境还是更隐蔽处的整理、归纳,皆是有条不紊、置之安然。
父亲是一所小镇的中学老师,为人刻板、严谨。对我们姊妹要求甚严,无论做人做事,皆是有规有矩。
父亲的管理从小时候的打扫开始。当我的身高比扫帚高不了多少的时候,父亲便教我开始扫地。打扫之前要洒水,之后扫帚挂回原处。如此的要求,扫完的地确实净如镜面。但那时,因为要求严格,父亲的厉声斥责和动作的重复,心里很是憋屈。可回观自己打扫过的环境,确实舒服,便也心里舒坦。之后的擦桌子,也是要求抹布不许来回抹,要将抹布叠成四面,每面一个方向;用过的东西必须放回原处,便于其他人及时方便的取用;铺床叠被堪比军人,如是等等。父亲于生活中更多的细节严格要求着我,以此为起点,我学会了整理,学会了打扫,学会了统筹空间和时间。
如此生活中的细节,我在别的小朋友家却并未发现有如此共同的苛刻要求。那时,偶有心里觉得委屈,心中几多的怨忿。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得到的表扬和认可越来越多,尤其是在医院实习开始,更多的收获到老师和他人赞评的时候,心里对父亲的怨忿开始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对父亲的感激。感激父亲给我一个良好的开端,感激父亲严厉教我认真做事,感激父亲让我从一个严格的“打扫”开始,并将“打扫”的模式贯行到诸多的生活细节中去。
“5S”管理模式运行初期,院内工作人员逐处视察。虽不敢说我的办公室是“标版”,但可以自信地说,我的办公室处处无死角,无论是桌面还是抽屉柜子中,均是有条有理,物归各所。不为检查,只因已成习惯。
晨起洒扫。暮归整理。闲暇,清洁归理。如此,便有了井然清澈,便有了暗香浮动。便有了炎夏的凉光阴,寒冬的暖岁月。平淡的家被梳理成了诗歌,枯燥的办公室被幻化成了阳春四月。有了暖阁盈盈,安坐向阳,思如泉涌,事半功倍。
试想一个家里物什物件随手搁置,满屋杂物堆积难辨瑕瑜,沙发阔大却无处落座,几上茶水茶具尽有却锈迹斑驳,主家蓬头垢齿满面尘灰烟火色,如此的“灾难”人物,你还能有耐心有兴趣通过其邋遢的外表去发现其所谓的“内在美”么!
古人即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之识。一个人若连自己的仪表、家园,甚至小小办公场所都整理不利索、不清洁、不规律,连自己都经营不好的人,又怎能让他有条不紊地去管理更多的他人?
一个理想成功的管理层人物,定是传承着优良的家教教养,有着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拓展能力的灵性机动型人才,能将简单的日常“整理、整顿、清洁、清扫”延伸升华到高规格的管理层面,能将管理好自己升格为管理他人,便能说明其是从小事,从细节开始,从扫好自家屋子开始的。
心中有沟壑,流水自清澈。良好的“家教”固然重要,但它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习惯的使然相比于天性更加重要。我们每个个体无论从什么时候开始,只要开始学习,都可以改变自己,让自己成为“家教”的根源,改变自己,也影响改变着我们的后代。
从“整理”自己开始,整出清爽的人生;从“扫地”开始,扫出一片净彻的生命。将我们良好的家教渗透于“5S”的每个环节中去,打理环境也打理岁月,将岁月理成一首诗的浪漫!旖旎其中,才能慢品光阴之香,细味流年之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