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
发布日期:2017年11月10日
榆林名片
千年古县城——“铜吴堡”
千年古县城——“铜吴堡”
  吴堡县,隶属于陕西省榆林市,位于陕西省东北,榆林市东南部。北靠佳县,西接绥德,东临黄河,与山西省临县、柳林相望。
  吴堡古石城是西北地区迄今保存最完整的千年古县城,它地处黄河高原之东陲,黄河中游之西滨,扼秦晋交通之要冲,头枕黄河,东以黄河为池,西以沟壑为堑,南为通城官道下至河岸,北门外为咽喉要道连接后山,真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地,它又坐落在黄河天险之石山上,所以被古人誉为“铜吴堡”。
  吴堡拥有显著的资源优势。境内储有全国少有、陕西唯一的优质主焦煤,已经探明的储量达15亿吨。同时,吴堡还拥有黄河、石城、温泉、毛主席东渡黄河纪念点和柳青故居等诸多宝贵而独特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的前景十分广阔。
   横沟温泉
  位于吴堡县横沟村,地处黄河中游秦晋峡谷地段,与山西省隔河相望,距县城17.5公里。横沟温泉是西至榆林市定边县,东至太原范围内独一无二的温泉,在区域板块中具有稀缺性。而且,温泉本身富含钙、钾、镁、钠等元素及丰富的重碳酸根等阴离子,对各种皮肤病、慢性风湿性疾病、狐臭、妇科病、骨质增生等有保健作用和治疗效果。横沟温泉作为陕北地区独一无二的温泉,集旅游、观光、保健于一体的休闲旅游区,水温33益至39益,化学类型为C1原Na,PH值为7.8,矿物质11.71克/升,日涌水量达8000立方米,是吴堡县发展旅游产业的第三大宝贵资源。
  毛主席东渡黄河纪念地
  1948年3月23日下午1时左右,毛主席、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在吴堡县岔上乡川口村东渡黄河,离开陕北,前往河北西柏坡指挥战略大反攻,建立新中国。
   吴堡石城
  位于距县城宋家川东2.5公里的吴山之巅,海拔高度约793米。古城东、南、西三面为悬崖峭壁,北门外为咽喉狭道连接后山梁。“环山抱水”的吴堡石城自古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地。吴堡石城依山而建,平面呈不规则圆形,城周长1125米,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城墙内为黄土夯筑,外为石砌,条石拉筋。城垣残高1.6至11.2米。城垣设东、南、西、北四门,上均建有门楼,今门楼皆毁。原门上所嵌石刻题额现仅存西门、南门二处三块。城垣西墙、北墙各设马面一处,东北、西北角设有角台。城内原有南北大街一条,店铺数十处及历代衙门、娘娘庙、祖师庙等。古时这里是边关重要门户。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曾是陕甘宁边区的东大门,与山西柳林县军渡镇隔河相望,是通往华北的咽喉大道。抗日战争时期,日寇数次强渡黄河,进攻陕北均未得逞。
  柳青故居
  柳青原名刘蕴华,他出生在地处陕北绥德、佳县、吴堡三县交界处的吴堡寺沟村。同许许多多陕北农村一样,村子的四周皆被群山围绕,纵横的沟壑呈丁字形,将一个偌大的村庄分隔成不规则的条块状。一条还算平坦的柏油路穿村而过,路边矗立的一块石碑上,镌刻着四个红色醒目的大宇“柳青故居”。笔锋有力,出自当代另一位著名作家贺敬之之手。柳青早年从事革命活动,抗战时期开始了他的文学生涯,故乡,给了他创作的灵感。1952年任陕西省长安县县委副书记,并在长安县皇甫村落户达14年。在皇甫村生活的14年,使得他对农村中各种人物了如指掌,这给他塑造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在此环境下,柳青创作了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品——长篇小说《创业史》。
  吴堡的交通优势亦十分明显。307国道穿境而过,是国家规划建设、横亘我国东西的青银高速及太中银铁路进入陕北的第一站,商贸流通非常活跃。如此优厚的地理位置条件将会为吴堡带来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