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B05版
发布日期:
浅谈戏曲文化自信
——从秦腔《八件衣》中感知文化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他说,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作为一名专业的戏曲演员,我经常思考戏曲文化,如何在自己诠释的角色里寻找到文化自信是我一直关注的焦点。
  《八件衣》又名《嫁衣案》,其核心是:马乡绅家被贼盗走其女嫁衣八件,告官。书生张成义为上京求取功名,因无盘缠,前去舅父窦九成家借贷,窦家也拿不出银两,其女窦秀英把自己缝好的嫁衣八件交给表兄去典当。窦秀英与表兄早有婚约,为表心意,把自己私房银子十两和绣鞋一只暗放在包中,张成义去典当,被诬为盗,拿去见官。在班头白石刚策划下,把张成义屈打至奄奄一息,后遇花儿得救。窦家父女闻噩耗,前往公堂理论,当堂验物证实了冤案。知县杨廉,决心私访破案,在各方调查研究下,终于拿到了凶手——原来是自己的班头,给张成义洗清了冤屈。
  我从饰演者这个角度去剖析一下花儿仁义这一角色。
  一、花儿仁义是文化自信的化身。我从这个角色中感知到了文化自信的概念,一个真正有文化的人有扬在脸上的自信、长在心底的善良、融进血里的骨气、两侧外泄的霸气、刻进生命里的坚强!花儿仁义这个角色把文化概念诠释得淋漓尽致。文化不是达官贵族的专利,而是每个人在面对他人不卑不亢内在的核心动力。
  二、花儿仁义是善良正直的代表。我在饰演花儿仁义这个角色时心中对花儿仁义充满了敬佩之情,当今社会真善美是需要弘扬的。花儿仁义为了给别人讨回公道,宁愿自己受周折。“花儿苦来天生就,无家可归多自由。一不盗二不偷,打个短工糊糊口。”从这些戏词里我体会到了:从小生活多波折的人对别人有同理心和怜悯心,还有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懂得换位思考。我在诠释这个角色时充分把握好了这些重点,就更加地入戏了,自己首先认可这个角色,才能真正在演出中让观众产生共鸣,达到演出效果好,共享戏曲文化盛宴。
  三、花儿仁义是伸张正义的典范。仁义,是儒家的重要伦理范畴。其本意为仁爱与正义。早在《礼记·曲礼上》:“道德仁义,非礼不成。”而战国时的孟子(孟轲)对此更是推重;此后汉儒董仲舒继承其说,将“仁义”作为传统道德的最高准则。宋代以后,由于理学家的阐发、推崇,“仁义”成为传统道德的别名,而且常与“道德”并称为“仁义道德”,与“礼、智、信”合称为“五常”。仁义的解释与定位,最早应属老子。《道德经》:上德无为(读卫),而无以为也;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又以为也。花儿仁义这个角色,之所以有仁义二字,向观众传递出这个角色是充满仁义的光辉形象。他虽然贫穷,却有内在的文化自信支撑着。人穷志不穷。患难见真情,人世间充满着大爱和仁义,表现出人性的光辉。
  秦腔是中国西北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源于西府,成熟于秦。秦腔又称乱弹,流行于中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其中以宝鸡的西府秦腔口音最为古老,保留了较多古老发音。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因为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综上所述,戏曲表演中文化自信是根,艺术的诠释和挖掘是魂,只有不断向下扎根,才能馨香艺术之魂。在工作中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加强现实题材创作,精品力作。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为广大秦腔爱好者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入文化惠民工程行列,把秦腔唱给更多的人听,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加强对外的交流,推进戏曲文化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戏曲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戏曲文化,提高文化软实力,夯实文化自信,走专业精深的道路。我们文化发展的母体,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诸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革故鼎新”的创新思想,“扶危济困”的公德意识,“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价值理念等,一直是中华民族奋发进取的精神动力。此外,“天人合一”“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以人为本”“民惟邦本”的治国理念,“载舟覆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止戈为武”“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之道,“儒法并用”“德刑相辅”的治理思想,“和为贵”“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秦腔戏曲艺术传递着正能量,让人们在听戏的时候潜移默化中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人民心系他人的情怀和爱国情愫,文化自信作为底色,每个人在各自岗位上做到最好,群策群力共同实现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