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玄乐队《晚安西安》封面 “一起逛过大雁塔,一起转过小寨百汇,一起踩着柏油马路都觉得无所谓;一起逛过骡马市,一起转过康复路轻工,一起坐在护城河边儿快乐的唱歌。”
当年,一首《西安爱情故事》让国人认识了如今“陕西四大方言摇滚乐团”之一的玄乐队。今年5月,玄乐队在沉淀3年后终于推出第三张专辑《晚安西安》,专辑收录10首新作,涵盖流行摇滚、民谣、巴萨诺瓦、流行等音乐风格,既有苍凉的声线和雄浑嘶吼的交替,也有潺潺如水的自由唱法和真假声部穿插的意气风发。
这张三年磨一剑的专辑记录着玄乐队成立九年来的成长,展现玄乐队发展的音乐软实力,体现了乐队成员们音乐理想之路的完美蜕变。
想写出“让人记住”的歌
文化艺术报:阔别三年再发专辑,大家心态上有哪些改变?
玄乐队:心态嘛,更理性了,不再整天喊着发歌发歌了,我们用了三年的时间去积淀、沉淀,制作出几十首作品,只选了十首做发行,看似简单的减法,其实是乐队音乐理念的成熟。这三年我们给其他艺人创作过很多作品,包括很多影视剧音乐。新专辑的10首歌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希望能给乐迷们一个满意的答复。另外音乐思路也开阔了,不再像以前总是关注歌曲够不够火,关注金钱回报有多少。现在我们乐队成员有自己工作来谋生,刘刚从事艾纳唱片的音乐制作发行监制、鼓手雷磊自己开设了架子鼓培训班、主唱任炟名有自己的音乐公司、小提琴王恒文从事音乐教育等等。我们希望多年以后,能有那么几首印象深刻的作品让大家记住,那么,我们用三年时间换这张专辑就值了。
文化艺术报:整张专辑里哪一首歌让你们印象最深?
刘刚:相比之下,《匆匆忙》更具有时代意义,是我们当下年轻人现实的生活写照。
任炟名:我喜欢《晚安西安》,这是一首闹中取静的歌曲,与其说是西安的晚间生活写照,不如说是对这座城市生活点滴的归属记录,歌词大量的写实手法和绵长的原声吉他所承载的音乐态度,是我这张里最喜欢的。
王磊:《城墙》这首歌曲风偏向于硬摇滚,我很喜欢这种风格,而且这是一首非常上口、恢宏、有气势、有情怀的歌曲,而且作为西安城墙的宣传曲,也是西安的一张文化名片。
雷磊:每首歌都有特点,但惟独我喜欢《还有希望》,我第一次听到时候浑身起了鸡皮疙瘩,这首歌作为主唱大病时病床上创作的歌曲,满载着摇滚音乐所需要的全部元素,歌曲有着无与伦比的生命力。
王恒文:我喜欢《西大街》这首,可能是编曲很别致的原因,陕西话和巴萨风格的搭配听起来非常好听。
小孔:印象最深的当然属《沉睡的人》这首歌非常的励志,对于人生中的种种情感都囊括其中,无论你处于这个社会的什么阶层,听完这首歌总能产生浓厚的共鸣。撕掉你的面具勇敢的跟随,这也是玄乐队所要传达的一种真自我的生活正能量的情怀。
组乐队就像谈恋爱
文化艺术报:为什么取名叫“玄乐队”?
玄乐队:“玄”,寄寓的是“玄奥、深邃”的内涵,“玄”在道教里面也有变化无穷的意思,我们希望乐队的音乐本质可以处于生生不息的探索与变化之中。
我们的乐队理念是想我所想、唱我所唱,做有态度的音乐。这种理念在第三张专辑《晚安西安》中得到了体现。玄乐队这么多年能够坚持下来,除了依赖于我们的音乐理念,还有几个原因:第一就是我们能用音乐找到生活的价值感和存在感,我们唱歌与大家分享我们的作品,用音乐来表现我们的态度观点,这是一个蛮有意思的过程,唱并快乐着;第二就是摆脱靠乐队演出费养人的思维,用多种途径来解决音乐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羁绊,从而解决了没有演出就解散的内地乐队死穴。
文化艺术报:能讲讲乐队成立的过程吗?
玄乐队:2007年队长刘刚毕业没多久,为了音乐,也为了他的梦想,在西安开始了一段寻找“队友”的日子。那时候西安本地有个“绿洲音乐网”,队长刘刚在网上发了个卖吉他的帖子,结果现在的主唱任炟名联系到刘刚,来刘刚家看了看琴。结果两个人见面聊得很投缘,一拍即合决定组个乐队,后来便开始寻找新的队友,随后就有了现在的6人组合。不过当时也没想着要做出什么成绩,没想到,我们这些因为爱好的音乐人走到了现在。
其实组乐队就像谈恋爱,不仅要情投意合还得思想一致,我们不希望乐队棱角分明,有个框架框起来。当然队长组队把大家聚在一起,收获的不仅仅是快乐和荣誉,更重要的对音乐执着的爱。
2008年我们正式组队出道,作为队长刘刚来说,组乐队是为了玩音乐,实则是因为对西安有着太深的感情……其实身在一个城市,身上就会自带一种情怀,这种感情在本地可能感受不太深刻,但是当你离开的时候就尤为深刻,它就好像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给你精神上的包容和支撑。
文化艺术报:请介绍一下各位队员的音乐道路。
刘刚:我是西北大学广告专业的,并不是专业科班出身。1996年,我第一次在朋友家见到吉他,心想拨动一下会是怎样的感觉,当时也没心思玩游戏了,心心念念都在那把吉他上,就去拨了琴弦,朋友立刻对他说,不要动,这很贵的。从此之后我再也没碰过吉他,再一次碰吉他就是2002年上大学的时候了,花了50块从同班同学手里买了把人家换下来的二手琴,从此我的音乐之路就开始了。
任炟名:我在15岁就接触音乐了,有一次和同学聊天的时候看见了吉他,我那会脑子一懵就想学,然后就和家人商量,家人很反对,不过后来我还是很坚持,从大学期间就开始大量的创作,之后买了个吉他自己琢磨。同时在家里的支持下,购买了各种编曲、录音设备等等,从此就以音乐制作人的身份开始了我的音乐之路。
雷磊:我从小就很喜欢唱歌,高中毕业后去了外地的音乐学校,那会学校也没有声乐专业。老师就说让选个乐器,我就选择了鼓。其实家人都不支持的,但是我就是意志很坚定,每天坚持,一天至少练4小时,坚持了8年。学完后就组了乐队,最初是在杭州、上海跑演出,直到2008年回到西安。
小孔:首先要感谢音乐道路上非常重要的两个老师,西安著名贝斯手小笋(现光阴酒吧音乐总监)以及耿老师(西安戏曲研究所国家一级演奏员)。我从小因为父母的熏陶,出于对于音乐的喜爱及之前两位老师的培养,在大学组建了自己的第一支乐队逆向行走乐队。2006年西北大学毕业后,因为工作暂时放弃了音乐去深圳从事外贸工作,在深圳生活的4年里让我慢慢地感觉音乐对于自己的重要性。正巧大学的学长也就是现在乐队队长刘刚当时正在寻找乐队的队员,一个简短的电话以及发送过来乐队的DEMO(《西大街的夜晚》)使我毅然决然地辞去了工作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加入了玄乐队。
王磊:我属于误打误撞进入音乐道路的,因为没有经过科班学习,直到大学才开始玩乐队。我在天津上大学,学的工程专业,当时有个大学同学给我讲乐理,教弹琴,我才入门,然后我经常去图书馆看这方面的书,就投入进去了。我和队长2006年就认识了,我那会虽然没加入乐队,但是也经常跟着跑演出,有时候当个替补队员,直到2013年,才正式加入玄乐队。
王恒文:我其实音乐之路比较简单,就是喜欢弦乐,之后学习了小提琴这个乐器,并在2015年加入了玄乐队。
有些感情印记必须用方言传达 文化艺术报:乐队大部分歌曲都是陕西话演唱的,当时为何选择本土方言?
玄乐队:创作风格和形式只是音乐艺术的嫁衣一样,而内容才是创作的核心,我们作品中方言和国语歌曲都有,而选择哪种形式去唱只是取决于词曲的内核,比如我们第一张EP《西大街的夜晚》是国语怎么都唱不了的。
再如2012年华语金曲奖唯一入榜的方言歌曲《西安爱情故事》,我们这一代人年轻时都看过电视剧《东京爱情故事》,我们觉得在西安应该也有一位像赤名莉香一样的姑娘等着她的爱情,她的爱情里一定是有着西安人特有的色彩和印记。东大街、钟楼、回民街,这些年轻人恋爱时都会去的地方,对于西安人来说,它们不只是历史遗迹,更是我们爱情的味道,我们想把这些都写进歌里。
这首歌我们完全是方言演唱,因为感觉陕西方言比普通话更有力,更贴切。唱西安,那种感觉只有陕西话才可以舒展出来。也更容易让大家感同身受。不只是西安人,即使是听不懂陕西方言的人也给我们留言觉得陕西话好听,这让我们很欣慰。
当然,陕西方言歌曲也有望成为文化流行趋势,并成为内地极具特色的歌曲流派,在全国的方言歌曲市场占得一席之地。2013年队长刘刚为主的创作团队创作的歌曲《陕西木有啥》被大世界吉尼斯组委会官方认定并授证为“世界最长中文歌曲”,并且在网络上的走红,也说明了陕西方言歌曲深受大众喜欢。
文化艺术报:玄乐队很多歌曲中都有浓厚的“西安情结”,歌词内容也特别“接地气”,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表达内容和方式?
玄乐队:音乐是比较随性的东西,它可以充实生活的方方面面,歌词的创作什么时候都有可能有灵感,比如坐公交车的时候,逛商场的时候,吃饭的时候……这就是音乐的魅力,音乐创作来自平时的积累,这些都是依托于西安这座城市积淀出来的。所以我们写了《西安爱情故事》《西大街的夜晚》《城墙》《晚安西安》,写了《全城堵车》《咥面》。顺便透露个信息,《咥面》发行版会收录在我们下张专辑中。
生而为音乐,漫漫人生是时光雕刻成的音符;活而为西安,人间冷暖是时间谱写出的乐曲。西安这座城市对我们来说就是故乡,温暖而包容,这里的每一个变化自然而然会影响我们。或许我们创作的歌不一定好听,但确实是我们的生活情怀,可以寻到很多自豪感。我们希望聆听我们歌曲的乐迷们,脑海里浮现的,是这个城市的素描写真,这就是我们最想表达的对这座城市浓浓的爱。
文化艺术报:一直唱方言歌曲会不会限制乐队未来的发展?
玄乐队:音乐不一定限于形式。方言的音乐虽然区域性较强,但是并不影响其传播,而在于特色的多少薄厚,我们担心的未来,是作品是否对得起内心、对得起创作的初衷,而非多红多远。相比于结果,我们更享受过程。从1976年粤语歌曲的出现到如今的盛行也说明了这一点。陕西方言音乐的影响力在国内并不弱,但是很难大面积发展原因很多,首先是音乐形态的参差不齐和演唱者孤军奋战影响其传播规模;二是如今粉丝经济当道,而方言音乐的听众群几乎是20岁到45岁之间,缺乏新生力量粉丝经济的支撑,这让方言音乐的发展也缺乏本地土壤的滋养;三是版权保护的缺失,创作型的音乐从业者缺乏收益,导致优秀音乐创作者的大量流失。
方言只是音乐的一个形式,我们本地有很多优秀的国语作品和音乐人,也有优秀的方言音乐人,他们在致力于用音乐来表达自己对这座城市的爱。王建房、马飞、黑撒、老钱、雷子、幸福北路等等,在他们的歌里,都有着浓浓的陕西情结,看到这些我们很欣喜,至少,我们不是孤军奋战。
文化艺术报记者 康于 刘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