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B07版
发布日期:2017年09月22日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主办: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第26期)
镇巴民歌
镇巴民歌
  镇巴民歌是世世代代生存繁衍在陕西省镇巴县的大巴山儿女创造的一种绚丽多彩的民间艺术,是数千年来镇巴人民创作积累的巨大文化财富。
  镇巴民歌题材丰富,歌曲种类繁多,包含了号子(劳动号子,山歌号子),山歌调子,通山歌(又称茅山歌、姐儿歌等),小调,风俗歌曲(嫁歌、孝歌等),祭事性歌曲,曲艺(渔鼓、花鼓、青水曲子)等。按歌词内容可分为“劳动类”“生活类”“情爱类”“民俗类”“时政类”“历史传说故事类”和“红色歌谣类”等。全县24个乡镇,皆有民歌分布。现已搜集镇巴民歌4000余首。这些作品题材广泛,日常劳动生活、风俗礼仪、道德规范、风土人情、祭神祈福、男欢女爱等内容均有反映。从各个侧面反映出镇巴人民对生活的向往,对爱情的追求,体现出一种豁达乐观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其歌词大都运用比兴手法,语言朴实、生动、简练、自然、流畅,既有现实主义的描写,又充满了浪漫主义的幻想色彩。
  镇巴民歌的音乐多为单乐段结构,其调式结构以四声或五声徵调式居多,也有较原始的二句单估和复杂多变的多段体式滚板腔,其调式徵,旋律优雅朴实,曲调自然流畅。既有阴柔优美的小调,也有刚劲高亢的号子等,十分动听。镇巴民歌是民族音乐文化的宝库。中国音乐学院和西安音乐学院以及省市的音乐家都曾用镇巴民歌的音乐素材创作了大量有地方特色的音乐作品。
  镇巴民歌分布面广,参与人数众多,各乡镇都曾举行过民歌比赛,1995年和2000年县上举行民歌大赛就是在各乡镇初赛基础上进行的,选拨的优秀歌手,男女老幼皆有。2005年,巴山乡举行民歌大赛,参加者既有80岁高龄的老人,也有十余岁的儿童,还有一家三代十余人参赛的“民歌之家”。巴山等乡镇还要求到县城展示山歌艺术,显示了镇巴民歌参与的人多面广。镇巴民歌以心传口授而传世,曲谱和刊本几乎没有。经过文化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从民间收集到各类歌词近两千首,编辑成《镇巴民歌总汇》上、下卷。其中还刊印了各歌种有代表性的曲谱和相关照片。1985年前印制成册的还有《镇巴县民间音乐》、《镇巴县民间歌谣集成》。镇巴民歌现已列入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整理/白拴锁